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受損脊髓的救星-「人工神經連結」技術
102/07/29
瀏覽次數
8551
蔡宗樺
|
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
脊髓是連結大腦運動指令和手腳動作的重要神經通道,萬一受到損傷,大腦的信號將無法傳達遞到手腳,導致肢體癱瘓。
日本自然科學研究機構生理學研究所的西村幸男準教授,以及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團隊,以脊髓損傷的猴子當作模式動物,開發出以人工迴路(bypass)連結受損脊髓的「人工神經連結」技術,在受損的脊髓上植入迴路,連結大腦和脊髓的運動神經。而脊髓損傷的猴子以「人工神經連結」連結受損脊髓後,手部肌肉確實回復到可以按照意識動作。
研究團隊認為,即使脊髓受到損傷,只要在受傷部位植入人工迴路,使大腦皮質的電氣信號藉由仍健在的脊髓傳達到末端,手腳便能回復自主活動。「人工神經連結」技術就是將特殊的電子迴路植入受傷脊髓的一種技術。在研究實驗中可觀察到,透過人工神經連結技術,藉由腦部的局部電位紀錄,分離出手腕運動的電子信號,在有信號且脊髓受損部位接受到刺激的同時,可以看見手腕肌肉產生收縮,因此手臂可以活動。
西村準教授說:「對運動癱瘓的患者來說,最大的願望便是自己的身體能夠按照自己的意識行動,而這項技術做到了。而且本次使用的方法和從前的研究不同,並非使用機械手臂般的義肢代替原本的手腳,而是利用人工神經連結技術使原本癱瘓的手腳能夠回復自主活動,因此和從前僅有輔助功能的義手或機械手臂比起來,此項技術可行性較高,同時也是捷徑。」因此將可應用於回復脊髓損傷患者的手腳運動。(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
閩明源|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
資料來源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2013年4月11日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12/28
用科學一決雌雄?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4/01/06
長頸鹿遠足到巴黎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12/31
人體「試驗」中看不見的不良反應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12/31
AI 加短影音,讓科學傳播更廣
曹盛威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