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睡眠與腦子

102/08/28 瀏覽次數 8536
睡眠是個生物學的謎,現在我們還不清楚生物為什麼要睡眠,只知道:長期剝奪睡眠會造成嚴重的健康問題。以哺乳動物做實驗,例如老鼠,剝奪睡眠三、四個星期後,就足以造成死亡。

但是科學家也發現,長期減少睡眠,對於健康與認知能力的影響並不大,也就是說,人的適應力其實相當強。而且,身體也會利用機會補充睡眠,例如到了週末,許多人就比較晚起。

可是仍然有人在大力宣傳睡眠的正面功能。例如有人認為,在睡眠中,腦子裡神經元新生的機制運作得比較順暢。用白話文來說,就是睡眠是腦子補充神經元的機會。剝奪了睡眠的老鼠,腦子裡的新生神經元比較少。

而百憂解之類的抗憂鬱藥,可以促進腦子裡神經元新生的機制。另一方面,遭遇各種壓力的老鼠,腦子裡神經元新生的機制也會遭到壓抑。

因此,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科學家就設計了實驗,想弄明白剝奪了睡眠的老鼠,為什麼腦子裡新生的神經元會減少。研究人員設計的實驗情境,使老鼠無法熟睡,一熟睡就會驚醒。同時,他們還測量老鼠體內一種壓力荷爾蒙的濃度(腎上腺分泌的一種皮質醇)。

結果,他們發現,無法熟睡的老鼠,要到72小時之後,腦子裡新生的神經元才會顯著減少;24小時之後,並沒有什麼變化。同時,老鼠體內壓力荷爾蒙的濃度,在剝奪睡眠72小時後,是24小時後的3倍。因此,長期剝奪睡眠的後果是壓力荷爾蒙升高。壓力荷爾蒙升高後,腦子裡新生神經元的機制才受到壓抑。

這個研究團隊再以切除了腎上腺的老鼠做同樣的實驗,這些老鼠體內的壓力荷爾蒙在實驗期間一直維持恆定。結果,老鼠無法熟睡72小時之後,腦子裡產生神經元的機制並沒有受到壓抑。換言之,睡眠不足不會直接壓抑神經元的新生機制,長期的壓力才會。剝奪睡眠的直接後果是造成壓力,再由壓力導致各種身心障礙。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