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吃在地、趁當季:洛神花的食用知識和相關醫藥研究

107/05/02 瀏覽次數 4395

洛神花春季播種,10-12月份收成,我們食用洛神花的紅豔部位,其實不是「花」,而是它的花萼。萼片在洛神花凋謝後,變得肥厚,可在採摘萼片後,鮮取花萼或曬乾,沖泡「洛神花茶」飲用,或加入冰糖製成蜜餞;也可以熬煮洛神花種子取其果膠,再加入洛神花萼製成果醬。 

 

洛神花萼,喝來酸甘化陰,生津止渴。就中醫藥範疇而言,洛神花屬於青草藥,並不是《藥典》規範的中藥種類。藥學界目前對洛神花的研究,大多是萃取其抗氧化成分,如花青素、多酚類等,認為洛神花有降血脂、降低血栓形成、降血壓等功效。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教授王進崑指出,高血脂患者每天喝一杯200cc溫熱洛神花茶,連續喝六個月後,血脂濃度可降低兩成,血壓也有降低表現,停喝兩週後,血脂也僅微幅回升。洛神花裡的多酚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功效,有助降低肝臟發炎損傷,有護肝效果。長庚大學中藥學教授楊榮季主任認為,民間也常拿洛神花來緩解腹瀉,也許是因為它的抗痙攣效果可使腸道蠕動減緩。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黃兆徽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