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災後重建–劫後餘生的美國穆爾

103/08/18 瀏覽次數 7221
美國奧克拉荷馬州的穆爾(Moore)對於毀滅並不陌生,該地分別於1998、1999、2003與2010年多次發生劇烈的龍捲風災情,在2013年的5月20日又一場的嚴重龍捲風災情後,這回,穆爾的居民希望能將城市重建的更為堅固。
 
在2013年的災難中,龍捲風在穆爾一帶肆虐了27公里,摧毀一千多棟建築,除了遍布全城的殘骸瓦礫,居民情感上的衝擊也是重建的一大挑戰。
 
對於穆爾的居民而言,災後往往要經歷三個階段:最初48小時的驚恐、過渡時期的緊急處置與短期修護、以及長期的計畫重建過程。當災民們從避難處走出來,望著曾經是家的地方,開始動手撿拾滿地殘骸,希望盡早開始重建,對於某些人而言,移除殘骸往往是最難熬的一步。
 
2013年5月29日,政府開始進行瓦礫清除工作,整個穆爾市一共清出了17萬3000噸,相當於1萬2000卡車車次的殘骸,直到9月初殘骸清理過程才完成。
 
穆爾市的社區發展主任伊麗莎白(Elizabeth Jones)表示,殘骸的清除是重建過程重要的第一步,然而清除費所費不貲,「從過去清理殘骸的經驗與數據中,我們已經投入1500萬美元(約合4.52億台幣)在清除殘骸。」伊麗莎白說。
 
等殘骸清除完,重建工作即可往下一步邁進,不過這次穆爾市決定對建築法規進行變革,採用過去沒有人試過的方式企圖減少殘骸數量。2014年3月,穆爾市市議會無異議通過新的住宅建築標準,要求該地的住宅必須能抵禦更強的強風。按照舊的標準,住宅只需抵禦每秒40公尺的強風,相當於台灣中央氣象局使用的蒲福風級(Beaufort scale)裡的13級風,然而2013年侵襲當地的龍捲風風速高達每秒89公尺,遠超過蒲福風級最強的17級風(每秒56.1~61.2公尺)。
 
強化住宅建築的另一個好處,在於能大幅減少因龍捲風產生的瓦礫,當地面臨風速每秒60公尺以上的龍捲風侵襲是家常便飯,但全毀跟部分受損的建築所產生的殘骸數量相差很大。
 
除此之外,新的建築標準要求住宅必須加強車庫大門,從過去龍捲風的受災經驗中,車庫是建築物最先被強風破壞的地方,進而導致整棟建築的崩解。新標準要求車庫門必須能抵抗每秒60公尺以上的強風,以保障建築結構的完整。
 
在滿目瘡痍的穆爾市,重建工作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2013年1087棟全毀的建築物中,已有超過一半的549棟取得建築許可,表示它們已經重建完成或是正在建築中。
 
對台灣而言,穆爾市重建過程有一點值得學習:災後重建並不急進,龍捲風受災戶願意等上100多天,等新的建築法規與完善的都市計劃藍圖都完成後才開始著手興建自己的新家,這對於台灣災後政府與民間團體各自為政、多頭馬車式進行的重建相當不同。此外,防災最重要的一點是從過去的災害經驗中學習,正如穆爾市決定透過制定更嚴格的建築標準進行減災,台灣不論政府或是民間,也迫切需要從過去的災害經驗中,省思面對災害新的適應方式。(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2014年/7月)
 
責任編輯: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