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智慧與生活文化
從文獻查詢及排灣族耆老的回憶,可知排灣族的農業與狩獵活動是以芋頭的耕作為主軸。臺灣原生芋頭是年生的作物,年初時種植,大約到年底時收穫。原住民就依據芋頭田的活動時間表來安排其他的農業與狩獵活動,這一模式與現代社會中運用年曆的方式,有異曲同工的涵義。
當然就精確度而言,西方年曆是比較科學的。但依據植物在大自然中的變化,排灣族人運用芋頭的生長期來安排農業與狩獵的活動,也具有人與自然環境互動的意涵。若能融合兩種系統取其優點,應能讓人類與自然環境的互動更為和諧。
本文有關排灣族的植物知識主要是根據本文作者之一的華阿財耆老(排灣族名Valjeluk Mavaliw,南排灣族牡丹鄉人)所提供的資料,再以現代科學資料加以比對說明。
婦女使用的植物
臺灣原生種的山梔子(排灣族語Tja Va或Kyaba,學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多生長在野外,目前也有人栽植在庭院中供觀賞用。每年春夏季開花,花瓣6片,呈白色,中間黃暈,具有香味。在宴會中,排灣族婦女會把山梔子花插在頭飾中增加香氣。
排灣族人會把山梔子的熟果加水煎煮,在夏日發熱出汗時飲用,主要是解除中暑症狀。根據現代科學文獻,中藥茵梔黃(含山梔子)可能有治療肝纖維化的功效,並驗證了其治療的分子機制。綜合這些傳統知識及實驗室的驗證,顯示山梔子除了可以裝飾外,還兼具藥性,可進一步開發成為藥物。
另一種排灣族婦女常用的植物是生薑(排灣族語Ljam Ijam,學名Zingiber officinaleroscoe)。生薑屬熱帶性植物,排灣族人大約在4月中下旬下種生薑,到了秋天便會出芽生出地下塊根。排灣族人把嫩薑切片,當做菜餚與主食地瓜及芋頭一起食用。
排灣族孕婦生產後,會煎煮生薑的葉或根服用其湯汁,主要是可去除寒冷。或者把生薑切開,用水煮開後,供孕婦產後沐浴,可用以消毒。如果產婦身體有傷害時,也會把生薑切片,加少許的水煮,半熟之後敷貼在患部。
從現代化學分析法得知,生薑的化學成分可分為揮發油、辛辣成分與二苯基庚烷3類,其中辛辣味的成分主要是姜酮醇6(Gingerol)及薑烯酚(Shogaol),是薑主要的藥理活性成分。現代科學已證明生薑萃取物確實有殺菌功能,可促進皮膚細胞的生長,加速傷口癒合。
孩童喜歡的原生植物
在山林中成長的原住民孩童,自小就學會與自然環境中的動植物互動。從耆老的回憶中,可了解到排灣族孩童喜歡的原生植物。胡頹子(排灣族語Ka vu ri king,學名:Elaeagnus formosana Nakai,俗名:Formosan Elaeagnus)是孩童一上山就尋覓的野果,香甜好吃。
胡頹子生長的環境是在暖熱帶的山林裡,屬常綠灌木。秋天時,從葉子的底部長出筒狀的白荏花,花期約在10~11月,果期則在翌年 2~3月。果實呈長粒橢圓,金紅色,其味甘酸可以食用,很受排灣族孩童喜歡。此外,排灣族婦女也會採取胡頹子葉莖串綁成環狀,做為頭上頂物時的墊子。
野牡丹(排灣族名Qaculju,學名Melastoma candidum)也是排灣族孩童喜歡的原生植物之一。在恆春半島的平地及山地都有Qaculju,尤其是滿州鄉的山區,野牡丹長得特別茂盛。永靖村北側的古遺址曾是野牡丹繁茂之地,因此該址的古地名就是排灣族語「Qaculju」。但後來移居的漢人把「Qaculju」發音為「Katulu」,時至今日,當地漢人仍稱它「卡都魯」,卻已失去它的原意。
野牡丹是直立小型的灌木,莖葉都長粗毛,對生的葉子是淺綠到深綠。夏日時會開出粉紅色或紫色花,花瓣5片,形狀如倒卵,前端圓形,後端縮小尖形,花期約在5~9月,果期在10~12月。果實會自裂,內藏紫色的果肉,香甜可食,也是排灣族孩童的最愛,食用後唇、舌、齒會被染為紫色。排灣族人常以這果肉解渴,嫩莖葉以水煮煎當茶喝,據說可治頭痛。被蛇咬時,也會以野牡丹的葉片揉搓敷傷口,據說有解毒作用。
野生石榴(排灣族語Lja bat j或madjipun,學名Punica granatum)也是排灣族孩童喜歡的植物之一。南排灣族人所用的石榴是野生種臺灣原生石榴,常見於恆春半島低中海拔的樹林。野生石榴屬灌木,初夏開花,結成厚肉皮。果實成熟後呈白綠色,果肉少但有香味。排灣族孩童喜歡食用野生石榴,但因其種子十分堅硬不易咬碎,所以會吐出。
排灣族人會把野生石榴的嫩葉加上少許鹽巴搓揉食用,用來治腹痛;也會把石榴葉子加水煎煮,當作夏日解渴飲品,族人認為這樣能夠護胃腸。今日動物實驗顯示石榴可能有抗腸胃發炎的功能,但仍待人體實驗證實。
建築用的植物
排灣族人常利用原生植物做為建築的材料。臺灣原生植物白茅(排灣族語Ra Vuc,學名Imperata cylindrical)常被排灣族人用來搭蓋屋頂遮日蔽雨,十分涼爽舒適。白茅喜歡生長在陽光充足的恆春半島,極易生長且具群生性,其白色花穗十分輕柔,族人常用來製成「白茅撢子」,做為清潔床架的工具。
太魯閣族語稱白茅為Busurin,也是用來建蓋屋頂。白茅除能用在建築上之外,排灣族人也會啃嚼白茅的根部在夏日解渴用。根據現代研究文獻,白茅可用來抗癌及治療貧血。
葛(排灣族語Ka van djan或Va udj,學名Pueraria lobata)是藤類蔓生草植物,生長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森林內、溪河、谷澗處處可見葛群生在一起。古代牡丹部落的大頭目在初次開發之處,發現葛草十分茂盛,經多次砍除開墾才得以種植農作物,就把該地稱為「Sin vau djan」,意思是除葛之地,日本人音譯為「牡丹」,沿用至今日。
葛根質軟而韌,排灣族人在野外常就地取材用來當繩索,非常方便。另外,在山中如身體被荊棗或樹枝刺傷,可隨即切一小段葛,用口咬嚼後敷貼傷口上,會立即止血,傷口也會快速癒合。現代科學研究顯示,葛根可能具有降低血壓、保護心臟的用途,惟仍沒有證據顯示葛根具止血的功能。
排灣族人善用臺灣原生的植物來維護家居安全,例如族人常種植林投(排灣族語Ka na ri,學名Pandanus odoratissimus)樹做為籬笆,使用菖蒲防蛇入侵庭舍。林投是臺灣海岸常見的植物,分布全臺灣,可稱的上是臺灣沿海的第一道擋風牆。
林投有許多根莖柱,具強韌的特性,能適應生長在多風的沙地環境,尤其是恆春半島及山區隨處可見。排灣族人栽植林投在旱田的周圍,長成後密集無隙,不易穿入,是最好的籬笆樹。林投的葉子長而邊緣有尖刺,排灣族人會使用做為驅邪之物。另香濃誘人的林投果子,炎炎夏日時也非常受歡迎。蘭嶼的達悟族也會食用野生林投樹果子,做為清涼消暑的飲料。
菖蒲(排灣族語Pa ri Pilj,學名Acorus calamus)春天才開花,花穗呈黃綠色。排灣族人會種植菖蒲,或曬乾其葉莖放置於庭院周邊用來驅蛇。中國民間也有在端午節期間,把菖蒲葉和艾草捆在一起插於簷下用來驅蟲的習俗。
樟樹(排灣族語Dra Kcs,學名Cinnamomum camphora)生長在臺灣各地,主要在南部地方。樟樹是常綠喬木,具特異香味,5、6月開花,11月結成黑色圓形果粒。排灣族人使用樟樹的方式與其他族群類似,主要用來驅除昆蟲。族人常摘取其莖及葉置一束於睡床旁,用來抗臭蟲及驅除其他昆蟲。
抗中暑用的植物
牛筋草(排灣族語Lja qi la qiladj,學名Eleusine indica)是熱帶草本植物,鬚根細密,路邊、曠野、田地、庭院、操場、坡地都可見到,因鬚根多且細密與土混生結合,所以很難拔除。排灣族人因此取名為「Lja qi la qiladj」,意思是「盤座草」,表示一坐就不起來,很難拔除。漢文稱為「牛筋草」,表示其莖部很硬。
排灣族人以水煎煮,用來抗中暑。除了牛筋草外,前面提及的山梔子也是排灣族用來抗中暑的植物。但現代科學文獻中,仍無任何證據顯示這兩種植物有抗中暑的功效。
原住民經過長時間累積了豐富的臺灣原生植物的知識,並加以串連組成一個社群的知識系統。這樣延續性的知識發展,是促使一個族群的文化不斷進化的基礎。
古希臘學者柏拉圖主張單純的信念應該與知識區隔,因為信念並未經過可測量的實體驗證過程,而知識是經由一系列測量所得到的。沒有經過驗證程序的見解只能稱為「理論」,不一定能成為正確的「科學知識」。但人類很容易在下意識中追隨「社會相信」,也很容易在無意或故意中順應優勢人群,依賴「非科學的方式」。
本文所描述的排灣族的植物知識大多具可確定性,運用現代科學研究文獻,也再一次驗證排灣族植物知識與現代科學的知識有相似的結論。但因過去四百年來臺灣原住民社群經歷過無數次的摧毀,導致現今臺灣原住民族面臨到土地流失、部落社會型態改變及原住民傳統文化式微,而大多數的原住民語言和知識也已在臺灣完全消失,沒有機會保存及延續發展前人的山林智慧。
透過原住民耆老的描述,可以重現排灣族傳統的山林生活智慧,並建立愛護山林的道德責任與不破壞的基本義務,因為山裡、水裡蘊藏著有益人類的寶物,需要大家一起保護。更重要的是,從排灣族人的山林生活智慧,可知山林的寶貴資產應該是大眾共有的。排灣族人的傳統智慧是以「分勞」、「分憂」及「分享」的集體思想為生活的核心價值,值得大家思考。
最後,期待本文能喚起臺灣社會給予少數族群發展其知識及族群文化的機會,並尊重排灣族人利用這些資源的應有權力,支持、關懷及保存這些山林知識,這樣臺灣整體社會可以更進一步了解臺灣山水所蘊藏的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