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魔球與超級電腦

102/07/18 瀏覽次數 12033
最近日本正在熱映的日劇「破案天才伽俐略」有一集內容描述東京帝大的物理系教授透過動作擷取(motion capture)的方式,來分析職棒球員的投球姿勢與球路,並透過電腦的分析模擬,算出最可能投出快速球的姿勢和角度,然後再針對球員加以訓練,投出魔球。

這樣的劇情是虛構嗎?不,其實早在1995年,日本流體力學專家姬野龍太郎就與前職棒選手手塚一志共同合作,將超級電腦模擬應用在棒球運動上,繼而開發出了「魔球(Gyroball)」,並針對年輕投手加以訓練。數年後,日本著名的職棒投手松阪大輔,即以善投此球而聞名,故此球又被稱為「松坂魔球」。

1990年代中期仍為386電腦時代,運算能力十分有限。因此要計算魔球並產出模擬數值,一定要借助超級電腦之力。當時超級電腦的應用尚未普及,使用超級電腦進行棒球投球模擬,更是少見的應用。姬野博士會有此發想,是因為對棒球深感興趣,能夠將興趣應用在研究上,他覺得非常有意義。而此發想會被富士電視台採用,並拍成電視劇集,他則是很意外也很高興。

其實近幾年超級電腦躍進速度愈來愈快,以現在的電腦運算效能和十幾年前相比差了萬倍以上,而超級電腦應用層面也愈來愈廣,不只是尖端科學與先進工程,各種食衣住行育樂的應用也開始和超級電腦息息相關。日本推動超級電腦於各項生活應用的經驗與創意,十分值得臺灣參考與學習,曾雅妮的高爾夫球、王建民的指叉球,或許也能成為臺灣學者的研究主題,將經驗最佳化後,成為訓練年輕選手的教材。我們亦期待,臺灣超級電腦的應用將更多元、有趣。

參考資料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Gyroball(或中文維基:子彈球)
  2. http://www.nikkei-science.com/cvc/CVC6/6-AVS.html 姬野龍太郎魔球研究分享(日文網頁)
  3. http://www.top500.org(超級電腦排行榜)
  4. http://www.riken.jp/research/labs/accc/  理研-姬野龍太郎介紹(日文網頁)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