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鐵」定有效–土壤與地下水復育工程新技術
97/02/04
瀏覽次數
26808
黃中
|
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工業化加速了文明的發展,卻給環境帶來傷害。在土壤與地下水污染方面,最常見的是氯化有機污染物,它們來自工業界常用的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等溶劑。氯化有機物的比重大於水,如果滲漏到土壤中,會因重力而持續下沉,一直到難以滲透的岩盤或不透水層才會停止。而且,氯化有機物在滲透的過程中若遇到地下水層,會隨著地下水漫流,污染的區域會更加擴大,也嚴重影響當地水質。
為了拯救受污染的區域,土壤與地下水的復育工程技術相繼問世。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董瑞安教授主持的「氯化有機物在鐵還原環境中之生物與非生物共分解研究」計畫,就是探討鐵元素在不同的形態下對氯化有機物的還原機制,以及土壤微生物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董教授表示,利用氧化還原反應,鐵元素可使氯化有機物還原脫氯以降低毒性,進而解決污染問題。土壤復育的方法可分為天然衰減與人工添加物兩種。天然衰減是利用土壤中既有的微生物進行反應,成本低但反應速率慢;人工添加物則是利用工程技術在土壤中設置反應性材料,成本高、反應速率快。
在人工添加物方面,較常見的是「透水性反應牆」。這種現地復育工程是先評估污染區的地下水流,然後開挖一條深溝,在溝內建造一面透水性的牆,使地下水流經這面牆。牆內含有鐵元素材料,可把氯化有機污染物轉變成無害物質,並吸附水中的重金屬,處理後的乾淨地下水則從透水牆的另一側流出。
在土壤微生物方面,董教授指出,微生物本身就具有分解污染物的能力,而在鐵元素與氯化有機物的氧化還原系統中,微生物能促使鐵元素循環再生,進而增加其分解能力。
為了提高土壤與地下水的復育效率,董教授研製一種以「奈米多孔基材」為零價鐵的擔體,並可加入鈀、鎳等具催化效果的金屬。這種擔體具有多孔特性,可製作成圓盤或其他特殊形狀,施工地點較透水性反應牆有彈性,除了增加反應活性外,也可不受地形、地質的限制。他表示,未來若能進一步了解微生物、鐵元素、氯化有機物三者之間的轉換機制,將可提升氧化還原系統的反應速率,降低目前土壤復育技術開發的限制。
深度閱讀
地下水與生態復育研究:
http://www.epa.gov/ada/pubs/reports.html
,05/23/2007
董瑞安等(2005)奈米鐵氧化物與亞鐵離子共分解四氯化碳與銅離子之研究,
界面科學學會會誌
,
27
(1),65-75。
高志明等(2002)以現地透水性反應牆整治污染之地下水,
環保月刊
,
2
(3),101-108。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08年2月,422期,72頁
復育(27)
三氯乙烯(2)
四氯乙烯(2)
氧化還原(19)
重金屬(11)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1/01
倫敦鐵橋與三隻小豬—工程與STS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4/01/30
探索地球最古老的固碳機制
皮宏偉
|
國立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
儲存書籤
113/12/28
用科學一決雌雄?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12/16
石虎路殺只是個案?餵養流浪犬貓竟可能加速石虎滅亡?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