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DKK1控制好 關節不易老

101/01/06 瀏覽次數 2247

骨關節炎又稱為退化性關節炎,常伴隨著潤滑液流失、軟骨摩擦、關節耗損、骨刺、疼痛等症狀,雖非全身性病變,卻是肌肉骨骼失能常見的病症之一。這種退化性疾病,主要是因為身體受到不當的壓力負載、軟骨細胞的基因突變,造成細胞凋亡或細胞生理活性調控不良,進而導致代謝途徑的異常等,漸進式地引起關節軟骨組織的損害,關節結構因變形而產生劇烈的疼痛。軟骨細胞一旦有了病變,個體也就容易罹患骨關節炎。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運動醫學科翁聆修醫師指出,退化性關節炎好發於中老年人,在美國影響大約430萬個老年人,全社會每年支出2千4百億美元,占GDP比重達到3%。而在臺灣,每年約有12,088個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的案例,健保支出共26.3億元,全球在這方面所耗費的社會成本非常可觀。

 

國內外對於這類病症的研究顯示,軟骨細胞所承受的氧化壓力、發炎反應、粒線體活性異常或細胞周期不受調控等,都會間接導致骨關節炎。這種病症常伴隨關節畸形及關節疼痛腫脹,使關節活動受到限制而行走困難。目前的治療策略可由不同面向著手,例如關節置換或關節重建手術,以及注射玻尿酸及補充軟骨素,以防止軟骨成分中的蛋白多醣流失,甚至施用乙醯酚胺、番椒晶素、阿斯匹靈、類鴉片止痛藥物或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

 

但為何軟骨細胞會失去自身活性的控制權而產生變異,甚至走向凋亡?在骨質疏鬆與關節疼痛研究上,有多年經驗的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醫學研究部王逢興教授與翁聆修醫師攜手合作,在分子層次的基礎上找出了這種病變的成因及調控機轉。他們首次在退化性關節炎病人身上發現,DKK1基因的表現量及血清中的DKK1蛋白質含量都明顯升高。

 

以往的研究顯示,DKK1是一種天然的生長因子拮抗劑,其表現量在多發性骨髓癌合併骨轉移疼痛的病人身上也同樣偏高。另一方面,王教授的研究團隊發現這一趨勢更存在於骨質疏鬆症、類風溼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缺血性股骨頭壞死,以及退化性軟骨中軟骨細胞凋亡的病症上。而這樣的結果似乎意謂著,DKK1不僅關係到骨頭病變,也可能是退化性關節炎的元凶之一。一旦把DKK1封鎖起來或壓抑它的表現量,它自然無用武之地,保護關節免於損傷的機率因而大為提高。

 

根據這樣的假設,翁聆修醫師進一步以專一性的抗體或拮抗劑阻斷DKK1的活性,發現這兩種藥物的確能有效抑制軟骨細胞的大量凋亡。此外,DKK1基因表現抑制實驗不僅減緩了骨關節炎的疼痛腫脹,也改善了關節畸形及行走困難的症狀。

 

目前國際間所研發出抑制DKK1活性的藥物,已進入第2期的臨床試驗,王教授樂觀地表示,未來一旦通過藥理、毒理、第3期臨床試驗及藥效確認,將有機會成為除類鴉片止痛藥物或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外,有效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新藥。此外,由於DKK1的蹤跡幾乎遍布多種骨頭與關節疾病,因此DKK1的專一性藥物或許不僅能防治骨關節炎,也可防治不同關節疾病的發作。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