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植物保護生技:抗蟲蛋白質

94/08/04 瀏覽次數 6297
抗蟲綠豆

說到綠豆抗蟲蛋白質的發現,須從抗蟲綠豆談起。大約八、九年前筆者的研究團隊開始對綠豆發芽相關酵素做了一些試驗,其間曾向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簡稱亞蔬中心)鄒篪生主任請益。鄒主任告訴筆者,亞蔬中心擁有全球最豐富的綠豆種原,研究人員已育成各種優良綠豆品系,其中有一種抗蟲綠豆品系,簡稱為VC6089A,能夠抵抗倉貯害蟲–豆象的蠶食。我們都認為VC6089A是研究抗蟲基因的好材料,鄒主任並慨然應允提供VC6089A做為研究材料,筆者的研究室從此展開綠豆抗蟲蛋白質的一系列研究。

有了抗蟲綠豆VC6089A之後,馬上想到的問題是它為什麼能夠抗蟲?因為農作物的蟲害是農業的重要問題之一,因此決定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當初亞蔬中心的研究人員把不抗蟲綠豆VC1973A(簡稱VC1973A)與來自非洲東南方馬達加斯加島的抗蟲野生種綠豆TC1966(簡稱TC1966)雜交,經過6次回交及2次自交,每次回交都是篩選具有抗豆象特性的子代,最後得到VC6089A。因此,理論上VC1973A與VC6089A這兩種綠豆的基因體含有99%相同的基因,不同的1%基因源自TC1966,其中含有抗蟲特性的基因。

VC6089A為什麼能夠抗蟲?答案顯然在上述的1%基因中。因此從這1%基因中找出抗蟲基因,再把抗蟲基因表現成蛋白質,並分析這個蛋白質是否具有抗蟲特性,應可了解VC6089A為什麼具有抗蟲性狀。

尋找綠豆抗蟲基因

我們採用扣除雜交法,用VC1973A的基因去扣除VC6089A中99%相同的基因,留下1%不相同的基因。簡單地說,由於VC1973A與VC6089A綠豆有99%相同的基因,它們DNA的序列也有99%相同。因此這兩種綠豆的99%基因能夠互相發生雜交作用,除去雜交的基因,就剩下包括抗蟲基因在內的1%基因。

這1%基因事實上代表相當多的基因,但並不是所有基因都會同時表現。我們發現VC6089A綠豆植株開花後,發育的第15天種子開始出現抗蟲特性,顯示這個時期抗蟲基因開始表現,選擇這個時期進行扣除雜交試驗,比較容易找到抗蟲基因。

我們從開花後15天發育中的VC6089A種子,篩選到18種可能與抗蟲特性有關的基因,比對這些基因與登錄在國際基因銀行的基因,找出最有可能的抗蟲基因是VrD1基因。Vr是綠豆學名(Vigna radiata)的兩個英文代表字母,D代表防禦素(defensin)的第一個字母。防禦素普遍存在於動物、植物及昆蟲中,而且同一種生物中常常發現一種以上的防禦素。VrD1是從VC6089A中找到的第一種防禦素,所以在D後面加一個1。因為VrD1是一種富含半胱胺酸(cysteine-rich)的蛋白質,在習慣上也稱為VrCRP(Vigna radiata cysteine-rich protein)。

許多研究證實,防禦素是一種富含半胱胺酸的蛋白質,是動植物及昆蟲體內固有免疫系統的重要成分。當生物體受病原菌侵襲時,會啟動這種固有免疫系統,在短時間內合成防禦素來消滅侵入的病原菌。找到VrCRP基因後,把它轉殖到大腸桿菌細胞內,利用大腸桿菌生長快速的特性,大量生產VrCRP。利用大腸桿菌培養得到的VrCRP與其他植物防禦素一樣,也能夠抑制病原菌的生長。例如立枯絲核菌是植物重要病原菌,而VrCRP能夠抑制立枯絲核菌及其他幾種病原菌的生長。

抗蟲蛋白質的應用

植物在演化過程中發展出各種防禦機制,豆科植物種子中能夠抵抗豆象危害的蛋白質有澱粉酶抑制劑、胰蛋白瓷抑制劑、豌豆球蛋白、刀豆毒蛋白及黃豆半胱胺酸蛋白瓷抑制劑等。證明這些蛋白質殺蟲或抑制害蟲生長的方法有二,其一是在飼料或人工種子中,加入抗蟲蛋白質去餵食昆蟲,觀察昆蟲死亡或生長受抑制情形,其二是把抗蟲蛋白質基因轉殖到不具抗蟲能力的作物中,然後測試轉殖作物的抗蟲能力。

筆者的研究室同時採用這兩種方法探討VrCRP的抗蟲活性,把VrCRP與VC1973A綠豆粉混在一起製備人工種子,讓豆象交配後在人工種子表面產卵。結果發現只要含0.8% VrCRP的人工種子,就能夠完全殺死豆象幼蟲,那些不含VrCRP的人工種子,豆象幼蟲會鑽進人工種子內正常發育,羽化成成蟲。這個實驗證明VrCRP具有殺死豆象幼蟲的能力,而VrCRP應是第一個被報導具殺豆象活性的植物防禦素。隔年,澳洲的一個研究團隊也證明,菸草防禦素具有抗棉鈴蟲的活性。

目前,最普遍且能有效殺死有害昆蟲的生物農藥,首推蘇力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簡稱Bt)產品,約占整個生物殺蟲劑市場的90%以上。蘇力菌產品的有效成分是Bt毒蛋白。蘇力菌產品經幾十年使用下來,面臨兩大問題,第一是蘇力菌產品活性範圍狹窄,產品功效與價格不穩定,且成本昂貴;第二是蘇力菌內毒素施灑於葉面會在兩天內分解失效,須經常施灑,造成農民很大的負擔。因此,有必要開發新的蘇力菌產品或其他生物殺蟲劑,以改進蘇力菌產品的缺點,甚至超越蘇力菌產品。

VrCRP與蘇力菌毒素比較,有三點差異。第1是抗蟲範圍不同,Bt毒素主要是抗鱗翅目昆蟲,而VrD1主要在抗鞘翅目昆蟲。因此,二者間有明顯的市場區隔。第2是Bt毒蛋白源自細菌,而VrCRP則存在種子中,也可能存在於植物其他組織內,對植物細胞無毒性,因此容易用於開發轉殖作物。第3是Bt毒素只對害蟲有防治效果,VrCRP則兼具抗蟲與抗菌兩種特性,因此有利於開發成抗病蟲害生物農藥。

除了上述有利條件外,VrCRP已獲得美國專利,有利於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另一方面,國防大學動物中心主任梁善居教授研究團隊,把VC6089A綠豆粉加入飼料餵食實驗鼠,結果顯示無明顯毒性反應。換言之,VrCRP可能無安全顧慮,但仍需做更詳細的毒性試驗,以確認其安全性。除此之外,尚需進一步提高VrCRP的產量,以降低成本,同時進行田間試驗,以確認其抗病蟲害的功效。從以上的各種跡象顯示,VrCRP確實具備開發成抗病蟲害生物農藥及抗病蟲害轉殖作物的潛力。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