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作品、人生經驗都告訴我們:身與心有關聯。心理會影響生理;心情會影響健康。科學家也發現:迷走神經張力(vagal tone)與許多心理健康指標有相關性,例如正面情緒、合群、同理心等。迷走神經張力高的人,心情好、容易相處、擅於因應壓力。美國北卡大(教堂山校區)的一個研究團隊,想透過迷走神經張力找出身心互動的機制。
迷走神經是第10對腦神經。在12對腦神經中,迷走神經分布最廣,蔓延於頸、胸、腹中,遍及內臟,含有感覺、運動和副交感神經纖維。要是迷走神經受損,許多生理功能會失調。
迷走神經中的副交感神經成分能控制心跳:減緩心跳速率。我們吸氣時,心跳加速;呼氣時,心跳減速。科學家利用這個事實計算「迷走神經張力」——它反映副交感神經系統的活動狀況。先前科學家已經發現:迷走神經張力越高,人越能克制悲觀思緒;這些人的人生態度更積極進取。
北卡大的團隊在2010年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迷走神經張力與個人的社會聯繫、正面情緒互相影響、交互提攜。最近他們以65名學校職員做實驗,觀察9周:記錄他們的迷走神經張力;每晚評估他們的心理狀態,特別是情緒(包括9種正面情緒及11種負面情緒)。研究人員在這群職員中隨機選出一半,跟有執照的治療師學習冥想技術,培養對自己與他人的善念(民胞物與的胸懷),鼓勵他們每天練習,並向研究人員報告花費的時間。
結果,冥想組的正面情緒、對社會互動的正面記憶,以及迷走神經張力,都顯著提升;對照組毫無變化。冥想組中,一開始迷走神經張力就很高的人,正面情緒提升得最多。整體而言,高迷走神經張力使正面情緒容易產生;而正面情緒會提升迷走神經張力。這是相輔相成的正回饋。而這一回饋圈以人際關係為中介:高迷走神經張力→正面情緒→良好的社會互動→提升迷走神經張力。看來正面情緒是促進身體健康的心理營養。
對於情緒低迷的人而言,這是壞消息。他們需要心理建設,培養正面情緒,才能進入這一身一心正回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