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重現棲地生態–觀賞魚繁養殖技術

101/09/13 瀏覽次數 22864
觀賞水族以其多樣的種別和品系組成,加上特殊環境造景所呈現的生態景觀,深深吸引愛好者參與投入,並使飼養觀賞水族成為僅次於犬貓以外的第三大寵物市場。過去多由野生採捕或人工養殖供應觀賞水生動植物,近年來為呼應生態環保和動物福利的潮流,已逐漸轉為以繁殖培育的種苗,取代自天然環境採捕的野生個體;加上進步的繁殖科技可選汰並培育多種類品系,讓飼養對象充滿迷人的形質特徵,對觀賞水族的流行更有推波助瀾的功效。

引人入勝的觀賞水族具有多數人難以抗拒的色彩和形態魅力,特別是近年來生態飼養和景觀營造的風氣盛行,藉由一方水族缸模擬雨林或珊瑚礁環境,多能在有限空間中,重現特定物種的微棲地景觀。繁養殖科技的快速發展,不但降低了對自然資源的倚賴,也確保在不影響特定物種、棲地及生態環境下,發展商業性觀賞魚產業,讓普羅大眾實際感受到觀賞水族的特殊魅力。

實際參與觀賞水族飼養活動,或僅藉由參觀水族館或寵物店,感受特定物種和造景所帶給人們的視覺美感和精神放鬆,必定會被水槽中琳瑯滿目的多樣水生動植物所吸引,並對繽紛形態和豔麗色彩、獨特的生態行為、棲地環境,或在適當混養下所呈現出的自然景觀,留下深刻印象。

觀賞水族飼養對象大致可依據棲息水域特性,區分為淡水(大約4,000種)和海洋性(大約1,400種)物種。其中不但包括各式水生植栽、脊椎和無脊椎動物,還有由於地理變異和人為改良培育的各種品系,再加上種內的性別特徵和個體差異,讓水族愛好者飼養對象的選擇高達近萬種。

例如一般市場常見的孔雀魚,原是產於千里達的卵胎生花鱂,但目前已成為觀賞水族市場中最常見並廣泛飼養的小型淡水硬骨魚類。雄孔雀魚具有鮮豔體色,標準體長也只不過2~3公分,然而經過長時間的選汰和改良,不論在體色、花紋和鰭形上,都有非常特殊的表現;並在不同特徵的搭配組合下,創造出近百種的品系。然而這眾多品系組成的龐大族群,仍僅是四千餘種淡水觀賞魚中的一種。

供應來源

目前有超過100個國家從事觀賞性水生生物的採集、繁養殖培育和貿易銷售,活體生物的供應流通除了是產業發展的主軸外,也牽動著觀賞水族的發展和流行趨勢。另外,活體生物也最具技術需求,同時有成本低、附加價值高的優勢。

活體生物有野生採捕和繁養殖培育兩大供應源,種類組成則有狹義和廣義的定義。狹義的觀賞水族活體生物,僅指以水域為主要棲地的各式淡、海水性軟、硬骨魚類、水生植栽和水生無脊椎動物;廣義的觀賞水族物種,則包含飼養環境、照養資材和管理技術相近的節肢動物、兩生類甚至爬行動物等。

淡、海水觀賞性物種的消費市場,不僅在參與人口、消費金額和物種組成上顯著不同,在供應來源上也呈現差異性。淡水觀賞性物種8成以上是由人工繁養殖培育,並以亞洲地區為主要生產和供應來源。海洋觀賞性物種的貿易流通,則有9成以上來自熱帶和亞熱帶區域,例如從珊瑚礁水域直接採捕野生個體,經蓄養後供應全球消費的需求,以印尼和菲律賓為主要供應國家。

淡水觀賞性物種的主要資源集中在世界三大雨林區,因此諸如加拉辛科、鯰科、慈鯛、多鰭魚、小型鯉科等特殊種類,都來自以亞馬遜河和奧利諾科河為主的南美雨林,或位於非洲大陸的剛果盆地和東非三大湖。亞洲地區則因為雨林分布多呈破碎狀的島嶼形式,增加了採集和供應上的困難,然而地理分布和隔離,反倒讓種內或種間有豐富的多樣性變異,意外地成就了在觀賞水族市場中的特殊商品價值;例如諸多種類和具地理變異特徵的迷鰓魚便是最好的例子。

在建立繁養殖技術和貿易供應的發展上,淡水觀賞性物種明顯超越海洋物種,主要原因在於生物特性、操作技術需求和較便利的管理特性。目前流通於消費市場中的物種,除少數罕見、新發現和首次採獲的種類或品系外,高達8成以上都來自繁養殖培育。甚至部分以孔雀和滿魚為代表的卵胎生鱂魚,或素有「熱帶魚之王」稱謂的七彩神仙,以及發展歷程最久的金魚,都是在不斷的繁養殖培育下,藉由雜交和選育等技術,而逐漸累積創新、別具形態和色彩魅力的品系及個體。

海洋觀賞性物種的來源雖然包括印度洋、加勒比海、紅海及太平洋沿岸等有珊瑚礁分布或相關資源的熱帶和亞熱帶國家,並供應多種多樣的軟、硬骨魚類、以珊瑚和海葵為代表的刺絲胞動物、軟體動物、棘皮動物及部分藻類,然而主要供應源仍以在貿易市場中占有率高達9成以上的菲律賓和印尼兩國為主。其餘諸如巴西、肯亞、美國(夏威夷)、斯里蘭卡、越南等國,雖也提供具特色地理分布的物種,但在生產量值上尚無法和菲律賓及印尼兩國相提並論。

自天然棲地採捕野生個體,影響所及不僅是物種的族群量,而且涉及以化學藥物破壞性魚法等非法且傷害生物和環境的作業,多致使生態遭到難以回復的嚴重衝擊。

供應現況

淡水觀賞性物種大多以繁養殖培育供應,海洋觀賞性物種目前則多受繁殖技術限制,使多數生物來自具有野生資源和種別多樣性的珊瑚礁環境,即以野生採捕為主要供應源,其中印尼和菲律賓兩國的供應量值幾乎占全球消費市場的9成以上。

目前幾乎全球各地區及國家都有觀賞水族的產業活動,其中活體生物的野生採捕、繁養殖培育和貿易流通,多有促進產業發展,引領流行風潮和提升商品附加價值的效果,因此從事相關活體生物生產和流通的國家,針對相關範疇莫不傾全力積極發展。另外,世界三大雨林區和珊瑚礁環境分別是淡、海水觀賞性物種的主要供應來源,由於生產基地和消費市場間有明顯的時空及環境差異,必須仰賴穩定的蓄養和健康管理、妥善密閉包裝及長途空運技術,才能提升商品在消費市場中的附加價值。

例如,俗稱「紅蓮燈」的小型脂鯉和俗稱「公子小丑」的眼斑海葵魚,分別是水族館常見且具消費市場偏好的淡水與海水觀賞魚種,但不論是自亞馬遜河雨林深處或東南亞珊瑚礁區被漁民捕獲,都無法直接進入消費市場,而必須經由當地村落和較具規模鄉鎮的集魚商及轉運點,進入都市或交通便捷的據點,才得以由貿易商或出口商挑選後,進入貿易供應鏈。

體型嬌小脆弱的各式觀賞性水生生物安全抵達目的地後,還得陸續經過貿易商、批售商或扮演不同功能的產業環節及從業人員分層處理,才能進入水族館,最終成為水族愛好者的飼養對象。

縝密複雜卻又環環相扣的觀賞性水生生物供應,在野生採捕供應源如此,而在人工繁養殖培育者亦然。特別是在繁養殖溫室中,由於具有種別和品系的多樣性,加上長時間的投餵管理和日常照顧,增加了生物暴露在疾病感染下的風險。因此觀賞性水生生物的供應,絕非僅是單純的買賣或銷售行為,也不單純是在水族館中的商業交易,而是銜接緊密且互有關聯的產業鏈關係。

觀賞水族雖然在產業屬性、技術需求及主要生產對象上,和水產養殖有密切關聯,然而最大的差異在於觀賞水族活體生物的商品價值,完全受生物健康、活力、形質特徵甚至性別所影響,不必等到個體罹病或垂死,一旦失去色彩、健康或形態的完整性,就意味著失去了市場的商業價值。不像水產養殖商品會因保存方式、鮮度狀態,而有活生、冰鮮、冷藏和冷凍商品之別,價格也有差異,觀賞魚一旦失去完整外觀、活力或有罹病風險,若不即時處理,商品價格恐在消費市場中直接歸零。

繁養殖技術

在全球貿易市場中,超過半數的淡水觀賞魚來自以人工方式繁殖培育為主的亞洲地區;而海水觀賞性物種,迄今為止,以人工途徑生產者雖然比率極低,卻因為受到諸如海馬、硨磲貝、硬珊瑚等特定物種的資源保育和流通限制,所以業者積極投入發展,而且成長速度驚人。例如目前在帛琉、越南和部分南太平洋國家,生產培育者不在少數。

繁養殖技術對於觀賞水族產業的重要性,絕非僅在於數量的累積,或單純滿足消費市場的需求,在物種、環境和生態保育等方面有更具深遠的意義。

藉由人工培育過程中的親種組合、培育或選汰,在符合動物福利的前提下,還能創造別具欣賞價值的品系或個體,除豐富飼養對象組成外,並可活絡產業持續的發展。

以美國和印尼的海水觀賞魚繁養殖為例,藉由人工培育生產多種類的蝦虎、海葵魚和硬珊瑚,不但明顯降低特定物種和生態環境在人為採捕上的壓力,同時具有別緻色彩和體表紋路變化的海葵魚,儼然成為別具欣賞價值的飼養對象。更重要的是,透過繁養殖環境持續選育野生生物環境沒有的特殊個體,除可提升商品的市場價值外,還可建立業者的專業形象甚至是品牌價值。

以繁養殖方式培育特定淡水、海水觀賞性物種,分別對物種、棲地、生態環境和產業發展具特殊意義。首先經由挑選繁殖親種,除可培育別具體色和形態表現的子代外,在不斷選拔下,也可使原本偶然出現的個體形質表現逐漸發展成為穩定的品系。例如分別僅占淡水觀賞魚種四千分之一的孔雀魚、滿魚和金魚,透過人工育種便各自以百餘種的特徵品系,成為以品系為飼養或欣賞主軸的觀賞魚種。

此外,台灣繁殖多種類的非洲礁湖慈鯛、南美江魟和鯰魚,或印尼以人為方式培育產自非洲的弱電魚、多鰭魚、南美小型加拉辛科等,雖然僅是依據市場偏好決定生產種類,然而上述物種的生產培育,也明顯降低了相關物種受商業需求所造成的漁獲壓力,以及採集過程對棲地所造成的干擾。同時因成熟、穩定的操作技術,降低了捕捉、蓄養和包裝運輸過程中的損失,不論對於物種或棲地環境而言,都超越了單純的商品價值,並彰顯生態保育的意義。

新近繁殖技術的發展

穩定且持續發展的觀賞水族產業,多以活體生物生產和供應為主軸。目前有超過100個國家擁有活絡發展的水族產業,產業型態也以各式淡水、海水觀賞性物種的野生採捕、生產培育和貿易流通最具代表性。

單就觀賞魚的生產和培育而言,北美、亞洲與歐洲地區就有明顯的差異。受限於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的歐洲,多以溫室形態為主,在生產成本較高的先天條件下,多以培育技術性高、單價昂貴和精緻的特定物種為主。此外,純熟的科技也讓歐洲繁殖者在多品系培育上具領先優勢,愛好者也建立個人溫室,培育特殊表現的種類或品系成為量稀價昂的供應源。

亞洲和北美則因腹地遼闊,因此以戶外或半戶外的硬池形式為生產培育場所,並以生產可大量供應消費市場的慈鯛、小型鯉科、加拉辛科及多種類和品系的卵胎生花鱂為主。

妥善挑選親種、強化水質和投餵管理,並且依據消費市場需求選擇生產物種,是觀賞水族繁養殖培育的基本條件。妥善的光照和溫度的調控、科學的投餵、環境刺激,以及藉由生物載體的概念強化餌料生物的滋養,則增加了生產速度並明顯提升品質,讓以人工繁殖培育的種類、品系和個體,擁有和野生個體相同甚至超越的形質表現,並逐漸取代野生採捕供應源。

新近的繁養殖技術除在量上有明顯增長外,品質也多所提升。除了傳統繁殖技術的應用外,導入了近年來迅速發展的環境生理、飼養和營養,甚至分子技術等觀念,這些技術廣泛應用在種類鑑別、親種選拔,以及特定形質特徵的固定和強化上。因此多樣性的觀賞性水生生物,就如精緻的花卉園藝一般,除有突出的附加價值外,未來的發展也令人充滿期待。

在東南亞地區,藉由荷爾蒙催熟處理,進行特定鯉科、鯰科和多鰭魚的繁養殖培育,或藉由有計畫的雜交和選育,讓子代同時展現分別來自種間親緣獨特的色彩或形質特徵,以及諸如孔雀魚、滿魚等卵胎生花鱂的品系培育,都凸顯出觀賞水族產業純熟的操作技術,同時在消費市場不斷推陳出新,滿足兼具流行性和資訊性市場的殷切需求。

觀賞水族的未來發展除朝向小型化、生態化、精緻化和資訊化外,也會逐漸改變僅具休閒娛樂目的的現況,朝向寵物市場發展。不論是生產培育、貿易流通和飼養管理,都必須建立在符合物種特性、動物福祉、生態保育等諸多基礎之上。各式淡水、海水觀賞性物種的繁養殖培育,除藉由多樣性的種類和品系組成,滿足消費市場需求外,令人更加期待的是對野生動物資源和棲地環境保育的正面意義。

例如俗稱紅龍的亞洲骨舌魚、澳洲肺魚和所有種類的海馬,都因為CITES的規範和要求,而使商業市場中的個體除了必須悉數來自繁養殖培育,並至少累代至F2的要求外,更因為在貿易流通進出口時,必須提供人工繁養殖證明和相關准證,甚至以植入可供讀取的晶片以確認流通個體的身分,都有效地確保了物種資源的利用和維護。

藉由繁養殖培育提供更多樣、穩定和健康的個體,並降低生物在蓄養、運輸和銷售上的損耗,期能更符合動物福祉和消費需求,由原本僅具休閒娛樂功能的產業屬性,逐漸提升至如同犬貓般的寵物水準,進而使整體產業發展更為完整健全。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