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人造胰臟」的關鍵試驗結果出爐了!

105/12/26 瀏覽次數 2598
糖尿病可不只一種,糖尿病主要分為第一型糖尿病、第二型糖尿病、其他型糖尿病與妊娠糖尿病等。第一型糖尿病又稱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或「幼年型糖尿病」,屬於自體免疫疾病,由於身體淋巴細胞中的T細胞攻擊胰臟內的「貝他細胞」,導致胰島素分泌大量減少、血糖上升,患者必須終生接受胰島素治療。在台灣,每年每10萬人口就有1.5人罹患第一型糖尿病。
 
第一型糖尿病 患者多為兒童、青少年

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必須長時間注射胰島素,胰島素用量也必須精準,胰島素劑量太低,血糖控制效果就不好,長時間下來,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等各式糖尿病併發症就會提早報到。若胰島素劑量過高,則會引發低血糖,患者嚴重時可能昏厥、休克,加上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多為兒童、青少年,血糖控制更需謹慎。
 
《美國醫師協會期刊》(JAMA)刊出一篇研究報告顯示,專為第一型糖尿病病患量身打造的「人造胰臟」通過安全性測驗。這種人造胰臟可幫助血糖維持穩定,降低血糖過高或過低的風險 。
 
人造胰臟 有助降低糖化血色素值

另有研究發現,人造胰臟也可降低糖化血色素值,研究顯示,一群糖化血色素平均為7.4%的受試者,在使用期間平均降至6.9%。然而,這些受試者至少年滿14歲,第一型糖尿病病史也多在2年以上,且原已使用胰島素幫浦。對於未滿14歲的兒童、未有使用胰島素幫浦經驗的患者來說,安全性仍有待檢驗。
 
這類「混合性封閉式人造胰臟」(Hybrid Closed-loop artificial pancreases)使用皮下血糖感應器針測量血糖,並傳送訊號至胰島素施打系統,經由演算法精算出所需劑量。該系統納入患者進食需求考量,所以餐前還是必須計算胰島素劑量,手動調整幫浦參數,以調整藥物劑量。
 
台灣多數患者 以注射胰島素為主

成大兒童遺傳代謝暨內分泌科主治醫師蔡孟哲指出,因醫療技術、衛教、照護制度的進步,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疾病控制獲得很大改善,在現行健保制度中,第一型糖尿病患可以無後顧之憂地使用胰島素、血糖試紙,台灣醫藥界對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照護程度,可能不輸其他先進國家。
 
而針對人工胰臟在台灣推行的可能性,蔡孟哲醫師表示,現在絕大部份的病人還是以自行注射胰島素為主,礙於自費價格的緣故,只有一小部份的人使用胰島素幫浦,而使用幫浦的病人需要搭配使用即時血糖監測機,這部分也仍未普及。人工胰臟雖然通過美國食藥署核可,目前還無法在台灣使用,未來能否在台灣上市、普遍使用還是未知數。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感謝國立成功大學兒童遺傳代謝暨內分泌科主治醫師蔡孟哲提供專業指導)
 
責任編輯:呂宗學

名詞解釋:

糖化血色素(HbA1c):

為糖尿病患重要長期血糖控制指標,此指標可以反映患者最近2-3個月的血糖控制狀況。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