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海岸地帶的奇特現象:臺灣的豐富海岸景觀

102/08/05 瀏覽次數 13304
海洋是生命的起源,資源豐富且具多樣性,從遠古到現在甚至未來,都備受人類謳歌。人類依海為生,對海岸的利用從漁獲生產、交通運輸、土地及經濟開發,到親水遊憩,真可謂休戚與共。近年來由於永續發展的理念與思潮,帶動了海岸生態、景觀保育與復育的行動,也促使人們正視與檢討對海岸的過度開發所產生的衝擊,並謀求改善策略。

海岸生態環境的分界
 
海洋是生物的發源地,生命繁榮的起點。而海洋中的生物大部分都集聚在靠近海岸的地帶,因為這地區的海水有較充足的氧氣和營養鹽類。臺灣海岸的地形缺乏灣澳或內海,港口建設或土地開發利用較困難,但因地理位置適中,正逢黑潮暖流和大陸寒流交會處,以及地形特殊,有斷崖、礁岩、沙灘、泥灘、沙洲、潟湖、珊瑚礁、沙丘等各種的海岸景觀,更由於充足的陽光,使得海岸蘊藏了非常豐富的生物資源。

海岸的海洋生物在某些特定的棲地經過長期的演化形成了固有性,只能適應這些特有的棲地生活,如潮間帶、紅樹林、潟湖等水淺近岸的地方。近一、二十年來,由於海岸的開發利用,包括海港建設、新生地填築、海堤護岸的興建等,侵占或破壞了各種生物的棲地。此外,沿岸地區過量捕撈的漁業行為,也使近岸水產資源逐漸枯竭,破壞了原本安定的沿岸海洋生態系。更嚴重的是,陸地的汙染進入了海岸和海洋,改變了臺灣海岸原有的生態系。
 
淡水河出海口五公里的紅樹林自然保留區(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海洋沿岸域」的範圍是從海水與陸地交界的水際線算起,到水深20或30公尺水底植物可以行光合作用的海域為止。在這區域有很多海洋物理性、化學性和生物性的變化,而且彼此互相作用,形成一個很複雜且獨特的生態體系。

沿岸海水中或底質若有適當的陽光、營養鹽,則可生成藻類、海草、浮游生物或底棲生物等。接著魚蝦等屬食物鏈中上位的生物便以這些生物為食而存活,而藻類、魚蝦等屍骸有機物又會轉變成水中的營養鹽。由陸地排放入海的有機物,也是營養鹽的重要來源,適當的營養鹽滋養了生物繁衍。

沿岸區域依水與陸地的交接狀況可分為3個部分,浪花可及的內陸區域稱為潮上帶;高潮線與低潮線之間的區域稱為潮間帶;低潮線以下的區域稱為潮下帶。潮下帶是好光性植物和植物性浮游生物增殖的場所,也是魚群等水產資源豐富的地方。潮間帶同樣具有豐富的生態系,動物以甲殼、貝殼等底棲生物為主。潮上帶則是動植物較少,生活條件較嚴苛的地區。不同地區的地理特性不同,也構成了不同的棲地環境條件。淡水河出海口五公里的紅樹林自然保留區(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海岸斷面圖(上)及視野壯闊,地質景觀多樣的礁石海岸。
臺灣的豐富海岸景觀環境海岸斷面圖(上)及視野壯闊,地質景觀多樣的礁石海岸。
 
海岸因為地形差異形成了不同的景觀,壯闊、磷珣者適於賞景,平緩的沙灘則適於親水遊憩。臺灣海岸景觀,北部屬沉降海岸,是侵蝕海岸,具特殊的海岸地形景觀,多岬角、海灣及口袋型沙灘;西部海岸則是沙質海岸,地形地質單調平直,坡降平緩。

例如:桃竹苗地區海岸礫灘發達,沙灘狹窄;雲林以北海岸,有開闊的海岸平原,低潮時露出廣寬灘地,泥質灘地潮間帶的生態豐富多樣;雲林以南沙灘延綿,但灘面不廣,有濱外沙洲及潟湖;高雄地區則是侵蝕性後退海岸。斷崖海岸多分布在北海岸及花東海岸地區,海岸線平原窄小,斷崖林立,地質景觀特殊,自然景觀壯麗,一側濱臨浩瀚的太平洋,一側是丘陵地形或中央山脈地壘。
 
消波塊是臺灣海岸的常見人工構造物
有些海岸會築起人工結構物以抵禦惡劣海象或海岸侵蝕作用,例如臺灣西部海岸因為潮差大,就多築有海堤並拋置消波塊;雖然有綿延沙灘、潮間帶,可以賞夕陽、踏浪戲水,做生態觀察,但遊客得先爬過高高的海堤才能親近大海。

有些海岸因為經濟或開發利用形成了不同風貌,例如南部海岸有海埔地、蚵田、鹽田及漁塭景觀。漁港多,交通便利,可提供多樣的親水活動,是民眾休閒遊憩的好選擇,但停車場、大量的建築結構物,防波堤及消波塊等,都不是友善的景觀環境所該有的。

現在國外有許多柔性工法,在克服海象及侵蝕課題之餘,還可以提供較優美的視覺親水景觀、釣魚場所、戲水空間,或保護原有的海岸線形狀等。像臺灣西部海岸平直,若能適度引入這些工法,可以形成更多樣的海岸景觀面貌,這也是一種海岸利用的雙贏策略。

海灘:底質不同分三種消波塊是臺灣海岸的常見人工構造物
 
海灘是最常見到的海岸,也是最具親水、消能及淨化海水功能的地方。海灘有礫石灘、沙灘、泥灘等,因底質組成成分不同而在地形、景觀、生態上有所區別。

泥質海灘的形成需要相當平緩的坡度,趨近於海岸溼地。一般有明顯坡度的海灘以沙灘或礫石灘居多。泥質海灘土壤顆粒間隙小,水不易流通,空氣少,微生物不易生存,雖富含有機質,但底層缺氧。
 
沙質海灘土壤顆粒粗孔隙大,空氣易流通,有機質不易沉積,但也較不會累積汙染。礫石海灘則因底質較安定,除底棲生物外,還會有藻類等附著性生物生存其間。原則上,安定的海灘有較豐富生態性,但適當水流和漂沙對生物多樣性也有幫助。

前述以沙灘最具親水遊憩價值,可以賞景、聽濤,或進行各種戲水活動。如果再加上適當的波浪、風向和風速,就可以游泳、衝浪、玩風浪板。泥灘最特別的是漁業生產活動,像蚵架等,人們可以看到特殊的海岸人文景觀,退潮時也可以在泥灘採挖蛤貝。因此海灘不只是維持沙灘乾淨、水質良好就了事了,保持原有海岸的景觀及人文特色也很重要。

海岸溼地:豐富生態造就水鳥聖地

海岸溼地位於河口、潮間帶或潟湖地區,是海水所及而形成水生植物生長的區域,其中蘊含了豐富的生態資源,包括水生動植物、水鳥等。水生植物的根莖葉能吸收水中或底泥的營養鹽,有淨化水質、抑制浪潮和漂沙移動、景觀價值等功能。同時溼地水域蘊育著魚蝦,溼地底質蘊育著底棲生物,可吸引大量的水鳥來覓食。

普通淺海海底底棲生物現存量約每平方公尺10~100公克,潮間帶溼地是其10倍以上。此外,魚蝦及底棲動物的幼體、卵等會隨潮水外流成為海洋中浮游生物,使附近成為一個良好的漁場。因此海岸溼地具有淨化陸地及河川汙染物,並轉化其為高等生物食物來源的功能,就像是一座大型的自然淨化槽。
 
人與溼地交織成海岸最美的景觀
溼地不但生態豐富,具季節性變化的水生植物更增添溼地景觀的美,猶如水際綠色草原。更因為溼地吸引了很多鳥類棲息,所以有人賞景、有人賞鳥,交織成海岸最美的景緻。

潟湖:又靜又穩適合養殖

以沙洲或礁石做為與外海有某種程度或全部隔離的水域稱為潟湖,潟湖的水面會隨海水漲退潮而變化。潟湖提供了海洋生物生息的場所,對周遭海域的生態繁榮有很大的影響。海水透過沙洲或礁石進入潟湖時會被淨化,而且潟湖內較不受波流的作用,因此適合魚貝類的生育繁殖。

不同於其他海岸景觀,外海沙洲與潟湖生態或水產養殖設施,使潟湖兼具生態與產業人文景觀,又因為是個靜穩水域,所以許多潟湖現在都是生態或產業旅遊的勝地。例如:屏東大鵬灣潟湖原是重要的水產養殖基地,後經規劃成為國家級的觀光遊憩地區;臺南七股潟湖現已成為國內重要的生態旅遊據點。人與溼地交織成海岸最美的景觀
 
潟湖適合從事水產養殖業,如屏東大鵬灣潟湖和臺南七股潟湖原先都以養殖漁業為主。
因潟湖及潮池具有高度的親水機能和生態景觀價值,所以在國外利用岩石或混凝土塊以人為方式建造而成的人工潟湖(或稱人工潮池)已不乏其例。

礁石海岸:人為設施、污染少

一般而言,礁石海岸的水域是海洋生態最豐富的地區。礁石海岸對於波浪作用的抵抗能力較強,即使有侵蝕作用,速率也很慢,因此可形成較安定的海岸,動植物有較充分的成長時間和空間。礁石是固定的基質,表面粗糙而多孔隙,易於使動植物著生在上面。同時在礁石間參差不齊起伏變化的空間裡,生物可以躲避掠食得到庇護,卵及幼魚也可以在這些空間裡孵化和成長。

礁石上著生的動植物大部分以水中懸濁物為食物,從水中吸收這些有機物質而成長。礁石上著生的海藻、海草也是一些魚貝類的食物,因此礁岩區可吸引大量的生物聚集,形成豐富的生態系。

在景觀上,礁石海岸最大的魅力就是有寬廣視野及多變的地質景觀,很多人喜歡在這裡釣魚,有些地點還可以浮潛。例如野柳公園的地質景觀就聞名國際,龍洞灣海洋公園的浮潛也深受國內外人士喜歡。這些地點還有一個特色,就是人為設施與汙染都比較少,水底能見度高,獨特景觀與湛藍海水令人留連忘返。

人工海岸結構物——與自然共存的遠景潟湖適合從事水產養殖業,如屏東大鵬灣潟湖和臺南七股潟湖原先都以養殖漁業為主。
 
海岸結構物主要是為了保護海岸或港灣而建設,雖然目前在積極推廣柔性工法的應用,但大部分海岸設施仍以剛性的結構物為主。有研究指出,混凝土材料與一般石塊或礁岩有著同樣的生態效果,因此不論是用石塊或混凝土塊所構築的結構體,都具擬礁石海岸的特性。

如今,已知防波堤周邊有很好的聚魚效果,潛堤潛礁的設置可做為生態礁,離島建設的生態護岸可使周邊水域形成很好的漁場。因此對過去以防災為主的海岸結構物做適當的修正設計,可創造出很多海洋生物新的棲息環境。
 
複合式海堤提供了民眾親近海洋的場所
但不可諱言的是,海岸結構物也會對景觀造成衝擊,要改善這個缺點,可能要對海岸整體環境進行審慎評估。在浪大水深需要堅固結構物的地方,盡量以色彩、線條和形狀使結構物與大自然融合;其他地點則根據海岸環境特質,儘量維持自然海岸,並營造出很好的海岸景觀。例如,結合陸側沙丘地形及植生的複合式海堤,不但改善了景觀,甚至可能成為很好的海岸休閒遊憩場所。複合式海堤提供了民眾親近海洋的場所
資料來源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