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環境政治(二):治水不力 泰國問題仰賴區域協作治理

103/07/03 瀏覽次數 11915
新聞報導

來自二十個研究環境議題的組織與學者代表,出席2013年11月22至23日在越南河內召開的「湄公夥伴會議」(WEL Mekong Meeting),討論區域治水行動方向。其中有關泰國政府新推出、預計耗資3500億泰銖的全國防洪整治方案,以及越南代表前往夜功府(Samut Songkhram Province)考察編號第五號模組(Moudle#5)的治水計畫觀察報告,廣受各國出席者關注。泰國長期面臨季節性旱、澇災損,2011年洪災過後的治水改善進度緩慢,再加上當前政治紛擾,各種因素都都阻礙了泰國治水行動的進展。

研究者指出,泰國年均雨量約1300毫米,但降雨時間與降雨區域分布相當不平均。尤其是近20年來,隨著氣候變遷加劇,乾季時東北部缺水嚴重,改種作物亦難減農損,7月份雨季經常延後,甚至接續9至10月的南亞季風(monsoon)影響,洪水經常性發生而釀災。儘管部分專家認為,短暫的洪水氾濫有助於調節農地土壤,帶來養分,在東南亞仰賴農耕的農民也多能接受,但也有專家認為,2011年泰國中北部及大曼谷地區水患,當時曾造成884人喪生,數百萬居民被迫撤離或無家可歸,泰國75個府(省份)有65個地區受到影響,範圍與程度嚴重為近十年之最,負面影響遠高於土壤調節的需求。依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估計資料,泰國在洪水中遭受經濟損失約達美金457億元,名列近代全球自然災害損失的前5名,治水必要性仍不能忽視。

2011年洪災原因的事後分析,普遍認為是當時逢7月雨季與接連出現熱帶氣旋(tropical cyclones)併同發生,導致大量且長時間降雨,泰國氣象單位報告也顯示,2011年的總雨量超過30年平均值,特別是雨季時的降雨量過於龐大,致使昭披耶河( Chao Phraya)流域盆地防洪功能失效,大曼谷地區老舊排水系統亦無法承受由北而南直下的洪水。

本次討論會議,事實上不僅關注泰國國內的治水問題,更唯恐泰國政府若不加快徹底解決水患,恐怕將來會影響泰國與東南亞區域經濟的發展;例如,根據怡安奔福再保險集團(AON Benfit)在2012年3月所發表的「2011年泰國洪水事件整理與影響展望報告」指出,2011年11月25日洪水影響最劇時,共有10個工業區受創,事後調查發現,許多工業區與城鎮的防洪設備簡陋,甚至聊備一格或者毫無規畫,河川溝圳旁臨時加高堆疊的土堤也不堪一擊。

朱拉隆功大學的帝提南(Thitinan Pongsudhirak)教授,當時亦在英國媒體「衛報」評論指出,大曼谷地區佔泰國40%左右經濟產值,歷任政府治水目標經常只在保障曼谷不淹水,而未做城鄉治水整體通盤考量,昭披耶河上游各水庫管理,缺乏在雨季時做出適切反應,調節水位。

2011年7月,新當選的盈拉總理(Yingluck Shinawatra),一上任就面臨洪災應變考驗,相關部門與幕僚缺乏協調聯繫,各吹各的調,盈拉處理經驗不足,錯失決策時機點,加上曼谷市長蘇庫邦(Sukhumbhand Paribatra)與盈拉的黨派立場相左,與新政府在防洪處理優先順序看法分歧,互相牽制而抵銷了救災防災效果。部分媒體報導也質疑,泰國政治氣氛的不確定,政府相關管理單位態度觀望,訊息資料不夠充分確實,都是治水管理上的漏洞。
 
此外,2013年泰國原本要在美翁河(Mae Wong River)擴建美翁水庫,納入西北部治水管理一環,解決當地旱澇問題,不過因水庫位於國家公園區域內,保育團體與反水庫興建的群眾多次上街抗議,表達水庫將影響當地環境與老虎等野生動物生存的立場,泰國政府在9月被迫宣布暫緩計畫重新再議,治水時效與環境優先問題更添複雜度。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經濟過度開發、水資源分配不均等因素,無論是缺水或洪澇,因水而起的爭端越來越常上演,甚至有人稱,21世紀將是水的世紀,足以顯現水的議題已是人類社會不可避免、頻繁涉入的長期問題。

事實上,從水資源的政治經濟學來看,水作為一種維繫人類生活的重要資源卻又無法恣意使用時,在處理水的過程中,往往會觸及水權「分配」與「治理」概念,亦即以人為方式來干預「誰可以使用水」、「誰有資格管理水」等問題,於此,水的議題界定了「權力關係」,許多利益也牽涉其中,甚至水的控制與分配本身就是一種權力展現與利益爭奪。

通常,水的治理決策與操控權大多掌握在國家政府手中,如為避免旱災之苦、維繫用水,政府可能會決議是否要在適合的集水區建立水庫或安排季節性、區分對象的限水政策;或者,某地氾濫頻繁時,政府則會推行防洪工程與河川整治。然而,當政府在形塑這些政策時,評估因素常涵括政治、經濟的考量,例如,在容易面臨缺水問題的台灣,當政府為求經濟發展作為政績與尋求財團支持時,往往將有限的水資源分配較多給經濟產值較高卻會造成汙染的產業,進而忽略、犧牲農業的用水權,讓農民被迫承受缺水危機與環境汙染的風險。

因此,透過上述例子便可得知,在許多時候,水資源、政治與經濟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探討水的問題必須從更廣泛的社會、政治、經濟網絡切入,才能瞭解箇中關鍵所在。(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審校:楊昊|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