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氣候變遷(六):氣候變遷對島嶼國家的影響 臺灣應關切

102/08/28 瀏覽次數 14163
南太平洋島國向來是臺灣重要的友邦「集散地」,共有6個友邦國家。2013年5月底,吉里巴斯在台大使館落成啟用,該國總統應邀來台參加大使館揭牌儀式,而受到國內新聞媒體報導。在歡欣剪綵的新聞中,卻看不到這些太平洋島國,實際上正飽受氣候變遷之苦。

近期(2013年)英國《衛報》一篇報導指出,氣候變遷導致海平面上升、頻繁的天災加上珊瑚礁被破壞,使得太平洋島國必須加速調整習慣已久的生活方式。

2012年是紀錄史上號稱年均溫最熱的1年,根據既有研究顯示,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從2000年的371.51.ppm到2012年已來到396.78ppm。世界銀行(World Bank)估計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將平均上升攝氏4度,極端的熱浪會加速旱災發生機率,而海平面的上升會導致更多洪患,全球糧食危機將更形嚴峻。

暖化現象所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極端氣候,早已實實在在地威脅各國全球人類安全。但當具有領導地位的大國冷漠以對,持續追求經濟發展,新興工業體國家同樣不願負擔全球暖化責任時,弱小島嶼國家仍然是面對暖化問題最直接的面對者。

而隨著暖化問題持續嚴重,不只是那些太平洋島嶼國家,未來臺灣恐怕也會面臨迫切問題。

臺灣是個標準的島嶼國家,雖然領土面積較太平洋的小島國家為大,但因為重要工商城市都在沿海地區,因此暖化現象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問題也將必然地衝擊臺灣。以人口較密集的西岸為例,一旦海平面上升50公分以上,交通運輸和若干基礎建設就非常可能受到損壞。
 
IPCC在2007年的報告中已經指出臺灣是氣候變遷衝擊下的高危險群之一,因此政府如果不未雨綢繆,提早擘劃沿岸城市的暖化管理與災難因應,待災難來臨時,蒙受其害的又是平民百姓。

此外,氣候變遷導致的境外或境內難民問題,也是國家安全應予關注的對象。臺灣許多邦交國家是太平洋島嶼國家,倘若這些邦交國家有意將其人民部分轉移到臺灣躲避氣候變遷的環境災害,我們能否拒絕?如不能或不便拒絕,政府有無擬定對策,安置這些難民,協助其融入臺灣社會或至少不與本國人發生衝突?

最後,臺灣島嶼的地理特質配合緯度位置,使得夏季酷熱又易受豪雨和颱風侵襲。一熱一溼的交互影響下,病媒的滋生與傳染就成為公共衛生安全的嚴峻挑戰,政府有沒有定期的監督或檢驗機制?有無執行規律性的消毒行動?公衛常識的宣導與基礎醫療觀念有沒有正確地施教於其國民?這些都是必須顧念於心的國家大事,也是臺灣能否有效因應氣候變遷,確保其國家安全的重要指標。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臺灣現有23個邦交國中,有13個屬於聯合國所定義的小型島嶼發展中國家。這些與臺灣關係密切的國家,正是飽受氣候變遷威脅的國家。

根據學者研究,早在1992年聯合國召開第1次的「環境與發展會議」就正式承認,小型島嶼發展中國家在面對全球暖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問題上,具有極端的脆弱性。因為這些國家同樣有稀少的人口、有限的資源、地理位置偏遠、對自然災害具敏感性、易受外在衝擊、過度依賴國際貿易等特質。

然而在歷經20餘年的全球合作,島嶼國家面對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的風險不減反增。

麥可‧曼恩(Michael Mann)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家小組其中一員的氣候科學家,根據他最新研究指出,新的科學證據顯示,既有的氣候推估模型低估了格陵蘭和南極大陸西邊冰層的消融速度。而加速消失的冰層會導致海平面上升,致使許多島嶼國家恐怕得提早規劃人口撤離的政策。麥可‧曼恩悲觀地預期,「撤離」很可能是島嶼國家未來「唯一的選項」!(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林傳堯 |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
審校:葉欣誠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