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穿越恐怖谷的人形機器人
105/05/10
瀏覽次數
4004
黃煒盛
|
第一科技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恐怖谷理論」(uncanny valley) 在1970年由日本機器人專家森政弘提出,描述人類對似人面孔好惡感的增減模式。「恐怖谷」一詞由Ernst Jentsch於1906年的論文《恐怖谷心理學》中提出,其觀點被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在1919年的論文《恐怖谷》中闡述,因而成為在人型機器人發展上的著名理論。森政弘的假說認為,當一件物體的外型與人類的相似度越高時,人們對它的好感度會逐步攀升。但在到達差不多75%的相似度時,好感度會急墜,之後,隨著相似度繼續提升,好感度又會飆高。這個好感度的低潮便稱為「恐怖谷」。
這個低谷顯示,當機器人(或稱人型物體)的表現與外貌介於「幾乎像人」與「完全像人」之間的地帶時,會激起一種奇怪的不適感受。恐怖谷現象可以用以下想法解釋:如果一個實體還不夠像真實人類,那它的「類人特徵」就會顯得顯眼,且容易辨認,產生移情作用;然而,要是一個實體非常像真實人類,那它的「非類人特徵」反而會成為顯眼的部份,並在觀看者心中產生一種古怪的感覺。
雖然「恐怖谷理論」在直覺上有其合理性,但要深入研究這種主觀的感受是很困難的。一些機器人學家激烈批評該理論,認為森政弘對於該圖表的右端沒有任何根據,因為人型機器人的技術是近幾年才成熟的。
但在2015年9月,美國史丹佛大學Maya Mathur與加州大學David B. Reichling提出的論文似乎證實了這個假說。論文中提到,參與者被要求對80張機器臉孔給出反饋,包括它們有多像人、以及參與者對它們的好感程度。迴歸分析結果顯示,當這些機械臉孔越是像人,得到的好感度越高,不過,隨著似人程度提高,曲線又開始下降,然後又提升,這樣的結果符合「恐怖谷理論」預測。Mathur表示,結果在令人有好感與討人厭惡之間迴盪,「這是我們需要再加以了解的。」
有數個理論解釋這種不快的感受從何而來。首先,處於恐怖谷的實體已足夠似人,能被視為人類物種的一員。根據進化心理學理論,經過數百萬年的物競天擇,沒有被大自然淘汰的現存人腦中具有一種邏輯偏袒性,會提供一種高度能力去感應,並且排斥那些反映著遺傳性疾病或缺乏健康的人類畸形。因此,那些反常的類人個體形象,在人類基因庫中會有潛在的衝擊,且容易使觀看者產生緊張與不適的反應。進而,研究發現,與類人實體產生性接觸會造成人們不適,而且不覺得類人實體具有魅力(charming)的特質。
2015年北京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中,人形機器人之父-石黑浩 (Hiroshi Ishiguro) 認為,利用人形機器人來進行演出時,身為觀察者的人們是很重要的;而人形機器人的演出是否能觸動人心?他說,「我們要問自己的問題是,心是什麼?腦是什麼?......你能不能感覺到機器人也有心、有腦?」石黑浩的目標是做出無法分辨真偽的人形機器人。他將機器人形容成一面鏡子,「讓我們更了解我們自己。當我們在機器人身上看見像是人的特質,我們也開始思考人心、欲望、意識與意向的真實存在。」
不論恐怖谷的理論如何發展,人形機器人技術已越來越臻成熟。或許有那麼一天,人形機器人可以代替人類,做一些有其需求的事情,如看護機器人、意見調查機器人等。也或許有那麼一天,街上行走的除了人類外,還有執行任務的人形機器人。(撰稿團隊另製有小動畫呈現於延伸閱讀中,歡迎點閱連結!)(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遇見無所不在的生活科學」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
張尹貞
審校:
張惠博
人形機器人(2)
推薦文章
113/08/28
廢棄蝦殼讓魚魚變漂亮——天然增豔劑新材料
文詠萱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4/25
立方衛星的姿態與軌道怎麼控制,代理模型又是什麼?臺灣如何攻占這個市場?一次說給你聽
郭羽漫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4/23
揭開宇宙膨脹的背後推手「暗能量」的神祕面貌——專訪國立臺灣大學天文物理研究所助理教授藍鼎文
曾繁安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8/30
鋰電池回收商機大,臺灣做好準備了嗎?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