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穿越恐怖谷的人形機器人

105/05/10 瀏覽次數 3405
「恐怖谷理論」(uncanny valley) 在1970年由日本機器人專家森政弘提出,描述人類對似人面孔好惡感的增減模式。「恐怖谷」一詞由Ernst Jentsch於1906年的論文《恐怖谷心理學》中提出,其觀點被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在1919年的論文《恐怖谷》中闡述,因而成為在人型機器人發展上的著名理論。森政弘的假說認為,當一件物體的外型與人類的相似度越高時,人們對它的好感度會逐步攀升。但在到達差不多75%的相似度時,好感度會急墜,之後,隨著相似度繼續提升,好感度又會飆高。這個好感度的低潮便稱為「恐怖谷」。

這個低谷顯示,當機器人(或稱人型物體)的表現與外貌介於「幾乎像人」與「完全像人」之間的地帶時,會激起一種奇怪的不適感受。恐怖谷現象可以用以下想法解釋:如果一個實體還不夠像真實人類,那它的「類人特徵」就會顯得顯眼,且容易辨認,產生移情作用;然而,要是一個實體非常像真實人類,那它的「非類人特徵」反而會成為顯眼的部份,並在觀看者心中產生一種古怪的感覺。

雖然「恐怖谷理論」在直覺上有其合理性,但要深入研究這種主觀的感受是很困難的。一些機器人學家激烈批評該理論,認為森政弘對於該圖表的右端沒有任何根據,因為人型機器人的技術是近幾年才成熟的。

但在2015年9月,美國史丹佛大學Maya Mathur與加州大學David B. Reichling提出的論文似乎證實了這個假說。論文中提到,參與者被要求對80張機器臉孔給出反饋,包括它們有多像人、以及參與者對它們的好感程度。迴歸分析結果顯示,當這些機械臉孔越是像人,得到的好感度越高,不過,隨著似人程度提高,曲線又開始下降,然後又提升,這樣的結果符合「恐怖谷理論」預測。Mathur表示,結果在令人有好感與討人厭惡之間迴盪,「這是我們需要再加以了解的。」

有數個理論解釋這種不快的感受從何而來。首先,處於恐怖谷的實體已足夠似人,能被視為人類物種的一員。根據進化心理學理論,經過數百萬年的物競天擇,沒有被大自然淘汰的現存人腦中具有一種邏輯偏袒性,會提供一種高度能力去感應,並且排斥那些反映著遺傳性疾病或缺乏健康的人類畸形。因此,那些反常的類人個體形象,在人類基因庫中會有潛在的衝擊,且容易使觀看者產生緊張與不適的反應。進而,研究發現,與類人實體產生性接觸會造成人們不適,而且不覺得類人實體具有魅力(charming)的特質。

2015年北京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中,人形機器人之父-石黑浩 (Hiroshi Ishiguro) 認為,利用人形機器人來進行演出時,身為觀察者的人們是很重要的;而人形機器人的演出是否能觸動人心?他說,「我們要問自己的問題是,心是什麼?腦是什麼?......你能不能感覺到機器人也有心、有腦?」石黑浩的目標是做出無法分辨真偽的人形機器人。他將機器人形容成一面鏡子,「讓我們更了解我們自己。當我們在機器人身上看見像是人的特質,我們也開始思考人心、欲望、意識與意向的真實存在。」

不論恐怖谷的理論如何發展,人形機器人技術已越來越臻成熟。或許有那麼一天,人形機器人可以代替人類,做一些有其需求的事情,如看護機器人、意見調查機器人等。也或許有那麼一天,街上行走的除了人類外,還有執行任務的人形機器人。(撰稿團隊另製有小動畫呈現於延伸閱讀中,歡迎點閱連結!)(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遇見無所不在的生活科學」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張尹貞
審校:張惠博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