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保護地球生態環境

108/05/22 瀏覽次數 2852
《生物多樣性公約》目的是訂立一套國際性策略,使生物多樣性得以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是一項具有國際法約束力的條約,被視為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文件。《生物多樣性公約》目的是訂立一套國際性策略,使生物多樣性得以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是一項具有國際法約束力的條約,被視為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文件。
 
5月22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國際上眾多國家或是環境保護倡議組織等都會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來響應,為地球的生態環境保護盡一份心力。 
 
自2001年起,聯合國每年都會選定一個生物多樣性相關的主題進行深入探討。而今年(2019)的生物多樣性日,則以「我們的生物多樣性、我們的糧食、我們的健康(Our Biodiversity, Our Food, Our Health)」為主題,探討生物多樣性、食物與群眾健康之間的關係。
 
改變生活習慣,維護生物多樣性與人類健康
 
據調查,過去100年來已有超過90%的農作物種消失,另有約100萬種的動植物面臨絕種的危機,漁業也因人類過度捕撈而陷入漁獲量大幅減少的窘境。這種趨勢若不思解決,我們能享用的食物種類將越來越少,營養來源也會日漸單一化,對亟需均衡飲食和豐富營養素的人類,恐造成健康的損害。因此,聯合國環境署今年邀請大家以知識的傳播和實質行動,為維持生物多樣性而努力,同時也可以保障我們食物的永續性。例如,我們可以改變生活習慣,減少肉類的攝取、購買當季食物、支持本地食材、將廚餘用來堆肥、減少塑膠包裝和容器的用量等作為,以保護地球生態環境、我們的糧食與健康。
 
臺灣擁有複雜多變的地形環境,孕育了豐富的生態系,尤其是台灣四面環海,台灣海洋生態多樣性也是名列世界前茅。為了保有這些高比率的台灣「特有」物種,並推動台灣生物多樣性的研究,行政院在 2001 年 8 月的院會通過「生物多樣性推動方案」,國科會也於 2002 年正式設立「生物多樣性」學門,於是台灣大學的生物多樣性中心與生命科學院之生態與演化研究所等相關系所或研究中心等相繼成立,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則成立於2004 年。 
 
魚類學家張崑雄是台灣第一代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學者,他在東京大學取得學位回台後,1969年起開始有系統的進行海洋生物調查,1982年接下農委會櫻花鉤吻鮭保育計畫,研究生物資源的永續利用,也是台灣最早研究櫻花鉤吻鮭的學者。之後,他的學生如陳章波、巫文隆、李信徹、邵廣昭、鄭明修、宋克義等人,接棒致力於棘皮動物、貝類、魚類分類、珊瑚礁等海洋生物多樣性的研究。保育推手林曜松則是催生了鯨豚、鳥類等的生態調查。
 
在這些專家學者的努力下,臺灣配合國際「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 (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 GBIF) 」規格,建置了數位化生物多樣性資料庫,除了紀錄、整合物種及標本資訊,以提供生物多樣性保育、教育及研究外,同時也順利將國內資料與國際資料庫整合與接軌,與全世界公享生物多樣性的資訊。
 
「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Taiwan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簡稱TaiBIF)為臺灣地區生物物種資料庫入口網站,含物種名錄,專家名錄,物種基本解說,圖片等資訊。台灣雖然未在196個《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的名單中,但身為地球村一份子的我們,為了留個下一代好的環境,為地球豐富美麗的生態環境盡心盡力,當是責無旁貸。
 
資料來源
  • 原標題:國際生物多樣性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