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生活方式的改變,讓人骨變「秀氣」

104/03/04 瀏覽次數 8322

我們現代人的軀幹骨,比起其他靈長類以及古人類,看來非常「秀氣」,因為骨頭上肌肉附著的地方並不粗獷。但是人骨的秀氣不止於骨頭的外表,還透入骨髓,包括骨質分布與骨質層理。

 

這個人骨特徵造成的後果之一,就是老年人的骨折風險提高了,因為老化導致骨質流失,無異雪上加霜,進一步削弱了骨頭強度。估計到了2050年,全世界的髖關節骨折病人一年就會增加626萬。


大體而言,骨頭是由骨質緻密的皮質包裹著骨質較疏鬆的小梁骨,現代人的軸骨與下肢骨,小梁骨占的容積都非常低,比不上其他哺乳類,可是由於人直起身子、以下肢行走,事實上增加了骨頭承受的重力。


關於人骨的「秀氣」,最流行的解釋是生活方式造成的。比起祖先與野外親戚,我們太安逸了。過去200萬年,人過著狩獵採集的生活,必須終身勞動,12,000年前,人發明農業,開始定居。最近200年,各種科技產品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大幅降低了身體活動量,而骨頭是活的,形態、結構都受活動量與活動模式的影響,我們的骨頭因四體不勤而變得較疏鬆。

 
不再需要狩獵採集的人類,運動量大減,大家都要變成沙發馬鈴薯啦!(圖/Pixabay)不再需要狩獵採集的人類,運動量大減,大家都要變成沙發馬鈴薯啦!(圖/Pixabay)

另一方面,有人認為人骨變得疏鬆,是人直起身子以兩條腿移動身體的後果。因為脊椎體、股骨頭承受的體重太大,於是增加體積、分散重力,骨質因而疏鬆。


最近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生物人類學家萊恩(Timothy M. Ryan)與英國劍橋大學生物人類學家蕭科林(Colin N. Shaw)合作,測驗這兩個假說。他們比較人與其他靈長類的骨質分布模式,特別是股骨頭,人骨來自美國伊利諾州的4個考古遺址,其中兩個是距今5,000年以前的狩獵採集社會,另外兩個是700年前的農業社會。

 

他們發現,狩獵採集社會的人骨質多了20%,相當於太空人在無重力環境中生活3個月所流失的骨質,此外,狩獵採集社會的人,骨密度與古人類以及現代紅毛猩猩一樣,證明現代人的骨質特徵並不是演化的產物,而是勞動量造成的。


看來為老年儲存骨本的唯一方法,就是年輕時持續不懈地運動。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