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魚貝類潛藏的毒素

92/09/04 瀏覽次數 6837
世界名著《小王子》一書中,有這樣的描述:「小王子居住的行星,有好的及壞的種子。好的植物來自好種子,壞的植物來自壞種子,在地面上看不到種子的存在,因為被埋在黝黑的地下。有一天,其中一顆種子突然萌生甦醒的念頭,於是探頭出來,將嫩綠新芽朝向太陽明亮處成長。如果這是蘿蔔幼芽,或是玫瑰嫩苗,就會讓它隨意生長;如果被認定是有害植物,便立刻將它鏟除殆盡。」

在小王子居住的星球中,有一種阿爾巴巨樹,幼苗和玫瑰花很類似,一旦被認出來,分秒都不得耽誤,要趕緊拔掉,否則一定會釀成大禍,因為樹根會貫穿整個行星,讓星球四分五裂。

《小王子》畢竟是杜撰著作,但回歸到現實層面,地球上的各個物種為了生存及繁衍,不也是如此嗎?牠們會利用偽裝、擬態、假死術,甚至會使用生化武器(有毒物質、液體的分泌)防禦或攻擊敵人。

美麗燈蛾本身並不會製造毒素,但為了減少被其他生物吃掉的危險,所以在還是毛毛蟲的時候,就會攝食一種內含吡喀啶毒生物鹼的豬屎豆子,即使長大成蛾,體內毒素並不會消失,反而會留在雄蛾體內合成一種化合物,做為交配時的誘因,並傳遞給下一代的幼蟲,做為防禦及攻擊武器,避免淪為螞蟻、螟蟲等物種的食物。

占地球三分之二的海洋生物,為了延續生命的戰鬥,也從來不曾留下任何休止符。不要以為色彩繽紛的魚貝類是很友善的,一旦被僧帽水母或是箱形水母給螫到,絕不是疼痛了事,極有可能陷入休克狀態,甚至瀕臨死亡。水母就是利用觸手的刺細胞進行捕食及防禦工作,以維繫生命的延續,絕不容許敵人侵犯自己一步。

海洋蘊藏著地球最豐富的生物資源,為了適應海底世界的生存條件,海洋生物都具有一些特徵及特殊維生方法,在體內蓄積或是自行合成毒素,就是牠們生存的方式之一。

並不是所有海洋生物都是如此,但在食物供應鏈作用下,人類受到海洋生物毒侵害的機會相對提高,尤其在食用魚貝類的數量大幅上揚之後,吃到有毒的魚貝類,或是腐敗不新鮮的海鮮食物比率自然增加,所以研究海洋生物毒便成為全世界生物、化學、藥理、食品學者關心的課題之一。

食物供應鏈下的產物

麻痺性貝毒是一種神經性毒,自古以來,就是人類避之唯恐不及的毒素。目前研究產生的原因發現,它主要是來自有毒的渦鞭毛藻及具麻痺性貝毒的細菌,再經過食物鏈的網路轉換與流動,造成毒害。現存的海洋藻類有19,000~25,000種,其中有三百種會引起藻華(在水中滋生大量的浮游植物,而使水變色)現象,而當中又有30~40種經證實含有毒性成分,渦鞭毛藻就占了最大宗。

藻類是海洋生物初級生產者的食物來源,草食性魚類及濾食性貝類(如西施舌貝、牡蠣、文蛤、海瓜子、淡菜)都以藻類為主食,濾食性貝類在攝食毒藻後,毒素不會排出體外,卻蓄積在體內。

然後在食物鏈供應下,一級肉食動物吃草食性動物、濾食性貝類;大型魚類和無脊椎動物等二級肉食動物吃一級肉食動物;三級凶猛和哺乳動物吃二級肉食動物。有些抵抗力弱的海洋生物(如魚類),不小心吃進了有毒生物,很容易中毒死亡。

但是像西施舌貝、銅鑄熟若蟹這類抵抗力較強的生物,會蓄積毒素在體內,更進而轉化成貝毒,只是物種、發生地不同,所含的毒素也不盡相同。截至目前,已被證實的毒素包括麻痺性貝毒、下痢性貝毒、神經性貝毒及失憶性貝毒。

因為毒藻之害所引起的貝毒案例相當多,分布於全球各地。日本的長崎、三重、岩手,美國的華盛頓、麻塞諸塞、阿拉斯加,加拿大,南太平洋洲的紐西蘭布蘭堤灣、澳洲瑞納港,歐洲的法國莫內港,智利,以及臺灣都發生過麻痺性貝毒。

麻痺性貝毒有多毒?從民國七十五年及八十年發生在高屏及嘉義地區的西施舌貝毒事件,便可一窺其嚴重性。二起事件的民眾在食用養殖的西施舌貝約30分鐘後,嘴唇、舌頭、臉頰便開始發麻,並伴隨著灼熱感。緊接著,頸部、手腕、雙手及雙腳的末稍有麻痺現象,甚至有嘔吐症狀。更不幸的是,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有二人因毒性太強而死亡。

從出現症狀到發病死亡,不超過一天時間,比SARS病毒還要來得強,問題是養殖的西施舌貝本身不含毒性成分,食客怎麼會中毒?經解剖貝體分析毒性成分得知,是西施舌貝所含有的麻痺性貝毒在作怪,而主要的毒害來自毒性很強的膝溝藻毒素。

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原來是養殖地區水質遭到污染,如耗氧性污染物質導致水體溶氧量減少,於是渦鞭毛藻開始大量繁殖,即使西施舌貝不含有毒成分,但在攝取毒藻之後蓄積體內,便成為有毒的西施舌貝,在食物鏈供應下,倒楣的民眾便成為西施舌貝毒的受害者。

有一些蟹類,如銅鑄熟若蟹、花紋愛潔蟹、鏽花脊熟若蟹、雷諾鱗斑蟹的身上,也都含有高量的麻痺性貝毒,另外,玉螺、織蚊螺等螺類也都含有少量的麻痺性貝毒。就目前研究毒蟹及毒螺的文獻發現,牠們所含的毒素和食物鏈脫離不了關係。螃蟹及螺類皆屬雜食性生物,管它毒藻、有毒貝類,全部都吃進肚子裡去,毒素因而蓄積在體內,成為含毒的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蓄積麻痺性貝毒的主要形成原因,經過學者研究推論,和具麻痺性貝毒生產性的有毒渦鞭毛藻及細菌有相當大的關聯。就算渦鞭毛藻沒有毒,一旦與具麻痺性貝毒生產性的渦鞭毛藻或細菌發生了轉化作用,就會成為麻痺性貝毒的來源。再經由海洋環境及營養素的供給,渦鞭毛藻會大量生長並做為濾食性及草食性動物的食物來源,然後在食物鏈的環環相扣下,濾食性及肉食性動物就會很容易蓄積麻痺性貝毒毒素。

至於麻痺性貝毒的毒害來源是來自渦鞭毛藻,還是含毒細菌,或是兩者結合造成的,研究學者的意見仍有分歧,不能做出最確切的認定,但對於食物鏈在蓄積毒素的這一個環節扮演相當重要角色的觀點上,卻趨於一致。

躲在魚貝類臟器的一級殺手

和麻痺性貝毒一樣可怕的海洋生物毒是河魨毒,屬於猛烈性神經毒性,會干擾中樞神經、末稍神經、知覺神經、運動神經,使之麻痺而喪失功能。河魨毒的毒性相當於氰化鈉的一千倍以上,是最危險的海洋生物毒。

有哪些海洋生物具有河魨毒?最早知道的是河魨身上含有這種毒素,尤其以四齒河魨的肝臟、卵巢、膽囊、皮膚、肌肉都有猛、強、弱不等的神經劇毒──四齒魨毒素,或稱為河魨毒。

河魨肉質鮮美,是老饕最愛,日本人甚至近乎癡迷,為了品嘗這種細緻、嫩滑的「要命美味」,一定要由領有特殊執照的廚師專門料理,快、狠、準的操刀技術令人讚歎,其目的即在確保每一片河魨生魚片都是安全無虞,絕不會碰到任何一個臟器。

只要吃到一丁點的河魨毒,都足以讓人窒息。十八世紀末,庫克船長在一次旅途中,第一次見到河魨,晚餐進食吃進了稍微過量的河魨毒,就已經感受到河魨毒的威力。他在一七七四年的日記中描述如下:「凌晨三、四點,我們四肢無力,沒有知覺,彷彿是手腳在受到霜凍之後,又被大火烹烤一樣,慢慢地我們喪失了知覺,接著開始嘔吐。」

十八世紀的庫克船長並不了解河魨究竟含有什麼毒素,到了一九○九年,日本學者已經運用純化方式確定河魨含有巨毒,並命名為「河魨毒」。

科學界界定毒性強弱的單位叫做「老鼠單位(Mu)」,一老鼠單位係指能在15分鐘毒死一隻20公克實驗用小白鼠的毒物劑量,按照河魨毒強度的劃分標準則為:10 Mu/g以下,屬無毒;10~99 Mu/g,屬弱毒;100~999 Mu/g,屬強毒;1,000~9,999 Mu/g,屬猛毒。10 Mu/g以下指每公克的河魨魚肉或內臟等檢體所含的毒量在10老鼠單位以下,依此類推。

如果吃了某種含有5,000 Mu/g猛毒的河魨肉,哪怕是兩公克的量(等於一萬 Mu/g),都可讓人致命。在日本,河魨毒中毒事件大部分歸因於在自宅內處理內臟器官未盡得宜,於是造成中毒事件。在臺灣,河魨毒的中毒原因卻和食用「香魚片」有關。

香魚片是以魚肉為原料,再予以烘烤(也可以不必烘烤)、壓扁的乾魚品。早期香魚片的原料是採用鮟鱇魚和剝皮魚,但在成本考量下,近年來,業者紛紛改採低價河魨為原料。河魨含有毒性,一直以來都被禁止在魚市場販售。一九八一年以後,政府放寬河魨禁令,可以採用無毒種克氏兔頭魨(俗稱黑鯖河魨,其實腸道和肝臟有微毒)做為香魚片的原料。

但是黑鯖河魨產量不敷市場需求時,有些業者遂將其他河魨做為原料,包括光兔頭魨(俗稱滑背河魨)、黃鯖河魨、橫紋多紀魨(俗稱瀧汶河魨)及月尾兔頭魨(俗稱栗色河魨或毒鯖河魨),只是除了黑鯖河魨、滑背河魨、白鯖河魨(肝臟有強毒)的魚肉沒有毒之外,瀧汶河魨及栗色河魨的魚肉可是含有毒的,嚴禁用來做為香魚片的原料使用。有些業者對河魨魚種辨識能力不足,又加上對臟器處理技術不夠周延,所以從民國六十年代迄今,造成了幾起食用香魚片引起中毒的事件。

一旦吃進了河魨毒素,在10~45分鐘之內,身體就會有反應,最長可延至三個小時。首先會有嘔吐現象,口部、唇部及舌部會麻痺,然後會擴散到四肢,有時也會伴隨著頭痛、暈眩及腹痛。漸漸地,行動變得遲緩,然後出現發聲困難、肌肉無力、呼吸衰竭、血壓降低的症狀。如果患者在中毒後能夠活到24小時以上,又無併發症狀,大部分的人都可以存活下來。如果熬不過24小時,常常會因呼吸衰竭而亡。

除了河魨含有河魨毒素外,前文提及的毒蟹更是有備而來,見到人,連閃都不閃,一副「誰怕誰」的架勢。河魨毒素形成原因為何?在一九八○年以前所做的研究,都偏重在體內自行合成,認為是與生俱來的。一九八○年之後的研究,卻發現和攝取外在食物,並蓄積體內有很大的關係。日本研究發現,做為高檔食材的野生虎河魨,卵巢、肝臟、腸子均含強毒,但是養殖虎河魨卻沒有毒,最大的原因就是養殖環境與攝食種類不同的結果。

目前研究河魨毒素的來源和麻痺性貝毒一樣,已經朝向食物鏈方面進行,依據學者專家推論,河魨毒主要形成原因,和含有河魨毒的海洋細菌有很大的關聯。這些細菌會透過海水,或是利用寄生或共生的方式與不同種類的海洋生物接觸,並在食物鏈的供應下,讓扁形蟲、箭形蟲、海星、熱帶蝦虎魚等海洋生物蓄積河魨毒。雖然目前尚未有確切的定論,但學者認為值得研究。

海洋生物千萬種,海洋生物毒也多不勝數,上述兩種僅是最常見,而且會對其他物種造成嚴重傷害的毒素。但千萬不要以為經常食用的海魚(如鮪魚、鰹魚、鯖魚)是安全的,雖然牠們沒有海洋生物毒,如果冷藏不當,或是魚肉出現腐敗現象,可是會產生高量的組織胺。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規定,新鮮魚肉所含的組織胺,每公斤以50毫克為上限,如果吃進了一百公克的新鮮魚肉,就有可能因為組織胺過高而出現中毒現象,更何況是吃進不潔魚肉,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而淡水魚,如草魚、鰱魚、鯉魚亦沒有海洋生物毒,但有人誤認食用這些淡水魚的魚膽對明目有益,因而釀成嚴重的腎衰竭食物中毒,甚至造成死亡事件,顯示在這些淡水魚的魚膽中有毒性物質存在。

吃海鮮是要嘗鮮,但千萬不要逞一時之快,讓自己成為海洋生物毒的受害者。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