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願景-成為太空科普重鎮

106/07/21 瀏覽次數 1450

新地標福衛一號衛星

 

北回歸線通過北緯23.5度,是台灣的美麗腰帶,嘉義縣水上鄉於1908年建立全世界第一座北回歸線地標。時至今日,歷經109年,共經過六代地標的更迭。第六代標塔建立於1988年,是嘉義籍企業家曾俊義,以其父曾老吸先生的名義捐助一千五百萬元興建而成,於2005年變身「北回歸線太陽館」成為嘉義縣的科普活動中心。

 

太陽館截至目前舉辦過數千場的科普活動,規模涵蓋全國性、嘉雲南及全縣性,內容包括天文科學,民眾科教推廣,暑期科學營隊及科學展覽,對象也包括學生、教師、親子民眾及外國背包客,逐漸成為知名的景點。

 

太陽館目前的科普活動營運已臻成熟,但園區只有三公頃,展區已經飽和。為提供更多元豐富的科普教育服務,2011年張花冠縣長開始至教育部、經濟部、立法院爭取第二園區經費。

 

目前已完成第二園區的設計規劃,太陽二館在外觀主體規劃係以台灣「福爾摩沙一號衛星」為設計參考,因為這是台灣自製的衛星,在我國太空科技發展上,具劃時代的意義。發想自福衛一號的外觀,也是期許未來的太陽二館成為雲嘉南地區推動太空科普為主軸的教育體驗場域。

 

邁向太空科普之路

 

第二園區位置座落位在太陽館第一園區東南方,園區面積近4.5公頃,主展館可運用面積亦有1000坪,且一、二館相距約莫200公尺,連結成全世界特有的北緯23.5度科學教育軸帶,增強原來太陽館特色之外,並朝向太空科普展示中心發展,規劃的主要設施有:

 

一、太空科普展示中心

興建地上二層建築物,一樓挑高10米,規劃「太空載具展示區」,計畫與國家太空中心合作,利用挑高空間展示火箭、衛星升空的模擬景象。並利用迴旋樓梯與透明電梯,讓遊客近距離觀賞火箭升空的景象。由於太空科技範圍很大,本館未來其他展示將以國內外實際發展狀況,適時調整內容。

 

二、太陽觀測研究主題館

 

每年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地標,是全球性的獨特處,將之設立為太陽主題觀測研究中心,更具意義。設置大型太陽觀測望遠鏡及太陽觀景台,進行太陽觀測研究及太陽教學研習教室、科學實驗教室等。

 

三、太陽光電綠能教學中心

結合太陽光電板設計硬體建築,設置太陽能光電教學教室、環保節能示範廁所及太陽觀景台。以「打造陽光嘉義、樂活23度半」為主題,規劃設置綠色能源教學中心,推動太陽能、節能減碳及綠色能源研究。

 

科學人文兼具的新園區

 

太陽館第一園區擁有全世界第一座北回歸線地標的底蘊,109年間歷經6代地標更迭,更代表當中豐富的人文記憶與歷史情懷。而第二園區則加入太空科學的新元素,延伸北緯23.5度的神奇軸線,從人文意涵完美地結合太空科學內涵,找出未來更具優勢的營運架構,同步提升雲嘉南地區民眾的科學與人文素養。

 

一、雲嘉嘉科普教育推動基地

 

雲嘉南地區為ㄧ典型農業縣,在經濟結構上亦偏屬落勢,二期太陽館園區的興建,加強太空科普功能,可拉近學童體驗高科技的距離,免除「長途跋涉」的時空藩籬,有效增加活動參與的時間。

 

二、歷史人文底蘊的地理軸線

 

太陽館第一園區內的北回歸線線標,走覽第一代到第六代標誌,可以感受到各時代的藝文、歷史與地理軌跡,由第一園區到第二園區,更是漫步在北回歸線這條豐富人文底蘊的軸線上。

 

三、少數以太空為主軸的園區

 

太陽館第二園區結合國家太空中心、自然科學博物館的資源,發展成國內少數太空主題的教育園區。透過資源整合發揮更大的教育功能,嘉惠更多民眾與學生,有利於太空應用之普及與扎根。(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