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貓主子會傳播新冠病毒給我嗎?目前無證據但提高警覺

109/04/29 瀏覽次數 24986
新冠病毒全球確診病例超過數百萬人,令有些人擔心家中寵物會不會傳染病毒給自己。(圖/fatcat11繪)新冠病毒全球確診病例超過數百萬人,令有些人擔心家中寵物會不會傳染病毒給自己。(圖/fatcat11繪)
 
寵物會不會感染新冠肺炎?甚至成為傳播源?

 

COVID-19(新冠肺炎)風暴席捲全球,隨著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今年3月從女富商周巧兒飼養的博美狗血液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抗體,成為全球「人傳狗」確診首例後,陸續傳出貓狗被飼主傳染案例,美國紐約布朗克斯動物園飼養的馬來亞虎也被驗出新冠病毒,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更研究發現,武漢貓群14.7%曾感染新冠病毒,懷疑是跟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觸才被感染。

 

世界衛生組織(WHO)、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世界小動物協會(WSAVA)與我國行政院農委會在新冠病毒(SARS-CoV-2)出現跨物種傳播確診案例後,接連發表聲明強調尚無證據顯示新冠病毒可能透過犬貓傳播。但貓狗是人類最親蜜的伴侶動物,大家還是會擔心毛小孩萬一被飼主傳染後,再把病毒傳染給其他人,成為人畜共通傳染病,跨物種傳播導致疫情加速擴散。

 

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途徑示意圖。(圖 / 臺大獸醫系陳慧文研究團隊製)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途徑示意圖。(圖 / 臺大獸醫系陳慧文研究團隊製)

 
目前僅偶發性感染,寵物傳播病毒機率低
 
 「這有點像思想的超前部署!」臺灣大學獸醫學系副教授陳慧文說,科學家接受所有可能性,但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有些病毒確實很容易跨物種傳播,例如狂犬病毒可以感染所有溫血動物;而新冠病毒全球確診病例超過數百萬人,最主要還是人際之間的傳播,即使有研究證實貓會被新冠病毒感染,但它在貓身上並沒有適應得很好,顯示目前僅是偶發性感染,大家可以稍微放心。
 

新冠病毒在寵物身上感染的例子是偶發性的,病毒量少、抗體量低,大部分沒有症狀。(圖 / 臺大獸醫系陳慧文研究團隊製)新冠病毒在寵物身上感染的例子是偶發性的,病毒量少、抗體量低,大部分沒有症狀。(圖 / 臺大獸醫系陳慧文研究團隊製)

 

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研究員陳化蘭團隊為了釐清除人類之外,禽畜與貓狗等伴侶動物是否會被新冠毒感染,甚至成為疫情傳播者,利用貓、狗、雪貂、豬和雞、鴨做實驗,研究成果發表在《SCIENCE》期刊。豬狗雞鴨完全不會被感染,而常被用做病毒感染實驗動物的貂,毫無意外地全部淪陷。

 

但陳慧文說,「貓是我們的伴侶動物,而非實驗動物,大家更關心牠會不會被感染、散播病毒。」

 

在易感程度方面,陳化蘭團隊研究發現,7隻亞成貓與7隻幼貓被強迫從鼻腔吸進高濃度病毒後,全部遭新冠病毒感染,並出現不同程度的臨床症狀。而在傳播能力方面,研究團隊將亞成貓與幼貓中,各3隻「染毒」的貓與另外3隻正常的貓1對1配對分組,同組的2隻貓在不同飼養籠比鄰而居。3天後,亞成貓與幼貓皆僅有1隻被「鄰居」感染新冠肺炎。

 
實驗結果顯示,豬狗雞鴨完全不會感染新冠病毒,貓則是易於感染,但是再度散播出去的機率很低。(圖 / 臺大獸醫系陳慧文研究團隊製)實驗結果顯示,豬狗雞鴨完全不會感染新冠病毒,貓則是易於感染,但是再度散播出去的機率很低。(圖 / 臺大獸醫系陳慧文研究團隊製)
 
陳慧文解釋,把2隻貓放這麼近,就是要觀察貓是否會透過呼吸道飛沫傳播病毒?結果機率非常低!被感染的貓體內病毒量和抗體量也很低,沒有出現明顯病徵。這個結論很重要,貓確實對新冠病毒有感受性,但病毒要複製足夠的病毒再散播出去的機率很低。既然「二手傳播」機率都這麼低,在自然環境下要把病毒回傳給人的可能性就更低。

 

陳慧文強調,病毒與受體結合進入宿主細胞,必須利用細胞當工廠完整複製核酸跟蛋白質,成功組裝出病毒顆粒,再釋放出去感染其他細胞,過五關斬六將方能散播出去。若無法在細胞裡面複製完成生活史,表示病毒沒有辦法適應這個宿主,「進得來、出不去」。就現有科學證據而言,貓狗絕對不是新冠病毒傳播者。

 

密切觀察病毒變化,提高警覺
 

但目前的科學證據不支持,卻不見得永遠不會發生。陳慧文表示,新冠病毒透過棘狀蛋白(spike protein)與人類細胞受體ACE2(第二型血管收縮素轉換酶)結合來入侵人體,問題是所有哺乳動物都有ACE2,也有研究分析人跟貂、蝙蝠、貓和狗的ACE2非常像,新冠病毒可以在人群大量散播,大家當然會擔心它可能藉由ACE2感染狗貓傳播疫情,「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關注這個議題。」

 

從科學研究的觀點,陳慧文雖不排除任何可能性,卻也說美國確診病例超過百萬人,到現在還是不建議做寵物普篩,並再三強調沒有證據顯示寵物會傳播病毒。然而考量疫情嚴重,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也公布寵物篩檢評估準則,讓民眾清楚了解家裡寵物在什麼情況下要做篩檢,例如跟新冠肺炎確診者或疑似患者同住的動物,出現咳嗽或肺炎等呼吸道症狀時,就可考慮請獸醫師幫忙篩檢。

 

在此同時,美國獸醫協會(AVMA)則提醒所有獸醫師應該審慎診斷,不要碰到有呼吸道症狀的貓狗,就覺得牠是新冠肺炎。貓狗病徵跟人類很像,但寄生蟲和鏈球菌,甚至慢性過敏都會引發毛小孩肺炎,建議獸醫師依照原有診斷方式,按部就班排除各種病因,並了解飼主是否為新冠肺炎確診者或疑似病患再做評斷。

 

陳慧文以美國為例,重申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貓狗會傳播新冠病毒,「臺灣更不需要過度擔心!但是我們要保持警覺,蒐集國內外最新疫情資訊,隨時做好準備。」貓狗是人類的同伴動物,也是這個地球的居民,「我們也希望了解更多這個病毒對牠們的可能威脅性,這也是我們目前要密集追蹤的方向!」

 

不過度接觸或不當食用野生動物,阻絕冠狀病毒
 

在2003年起相繼出現SARS、MERS和SARS-CoV-2,對人類造成致命性危害之前,雖然已有4種冠狀病毒會感染人類,卻都僅止於傷風感冒,症狀輕微,幾天之後自然痊癒。但對其他動物,冠狀病毒可說是橫行多年,天上飛的,水裡游的;哺乳類、非哺乳類、脊椎動物、非脊椎動物,都有自己的冠狀病毒,豬狗雞貓牛等家畜禽已有預防疫苗。

 

冠狀病毒分成四型,可感染人類的病毒分布在第一型和第二型。(圖 / 臺大獸醫系陳慧文研究團隊製)冠狀病毒分成四型,可感染人類的病毒分布在第一型和第二型。(圖 / 臺大獸醫系陳慧文研究團隊製)

 

「全世界的每隻雞都打過冠狀病毒疫苗,不管肉雞、蛋雞,還是種雞。」陳慧文透露,冠狀病毒歷史就是從雞開始,1937年,科學家首次發現冠狀病毒就是在雞身上,隨後又在豬身上發現,人類到很晚才被發現也會感染冠狀病毒。科學家在數十年前就開發出動物疫苗,但每個疫苗都需要時間發展,以高致命性的貓冠狀病毒為例,雖然已有疫苗,效果卻很有爭議,到現在仍未普遍施打。

 

至於新冠病毒是否會為了適應貓的身體環境而逐漸突變,陳慧文認為還要持續觀察。根據減毒疫苗的設計原理,新冠病毒若真的完全適應貓的身體環境,住在牠身上,再回過頭感染人類,毒性可能會減弱,對人類反而相對安全。

 

臺灣大學獸醫系副教授陳慧文(圖/李宗祐攝)臺灣大學獸醫系副教授陳慧文(圖/李宗祐攝)

 

但值得深思的是,在人類以外的世界,冠狀病毒一直在那裡,非常「精彩」地生活在不同動物身上,卻與人類井水不犯河水,「只要我們不過度接觸牠們,甚至不當食用牠們,野生動物身上有什麼病毒,根本不干我們的事。」

創用 CC 授權條款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本著作係採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 授權.

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亦不得修改該著作。 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
閱讀授權標章授權條款法律文字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