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貨比三家不吃虧?Doctor-shopping是否真的不吃虧?

103/12/24 瀏覽次數 8120
俗話說:貨比三家不吃虧!然而這樣的採購行為是否同樣適用於就醫看病「多逛幾家醫院、多看幾個醫生,病好的比較快」呢?最近一系列有關照護連續性與照護結果的研究發現,恐怕並不同意這樣的說法。

自從實施全民健康保險以來,臺灣創造了很多驚世記錄。臺灣平均每人每年約15次的門診就醫次數,相較於「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國家的6.5次、英國6次、美國3.5次,國人的門診就醫次數可說是高的驚人。全民健保的實施,確實增加了就醫可近性,以往因病而貧、沒錢就醫的現象已明顯改善,同時也顯著降低了國人可避免死亡疾病的死亡率。然而在全民健保實施後,民眾享有高度就醫選擇的自由,而國內未建立完整的轉診制度,以至於doctor-shopping (逛醫師) 的情形嚴重,部分民眾甚至存有「多逛幾家醫院、多看幾個醫生,病好的比較快」的錯誤觀念,造成許多醫療資源的浪費。

所謂「照護連續性(continuity of care, CoC)」其概念涵蓋三部分:(1)資訊連續性(information continuity):指將病患資料適當的保存和傳遞的系統,可適時讓醫療提供者使用;(2)長期連續性(longitudinal continuity):代表病患有固定的就醫場所,由該醫療團隊組織提供具有可近性的服務及熟悉的照護環境;(3)人際連續性(interpersonal continuity):指醫師和病患間存在持續性和相互信任的關係。照護連續性為健康照護體系中之初級照護(primary care)的重要基礎,目前國外多數實證研究發現,病患有較佳的照護連續性,可帶來較好的照護結果(包含較少的急診就醫與住院)。

2014年臺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鄭守夏教授研究團隊發表了一系列有關就醫連續性的研究報告,他們利用全民健保資料庫將有較佳照護連續性(固定醫師就醫)與照護連續性較差的病患進行比較分析,有幾個重要的研究發現:(1)照護連續性對於照護結果有正向的影響,照護連續性較好的病患,顯著性的較不容易發生可避免住院疾病(意即:門診照顧的好,應該不至於會發生住院事件的疾病),也比較不容易(不限病症)住院;(2)針對有較佳照護連續性的糖尿病患,其藥物使用的順從性(medication adherence)較高、整體的照護花費比較低、照護結果也比較好(急診及住院次數較低);(3)針對具有多重慢性病症的高齡者,有較好的照護連續性時,其藥物重複處方的比例明顯較低,被開立潛在不適當處方(potentially inappropriate medication)的風險也比較低;(4)照護連續性中,若是固定由單一醫師看診,其照護結果會比固定於同家醫院/診所就醫來得好(急診及住院次數較低)。

綜合前述一系列的研究結果,我們可以合理推測逛醫師(doctor shopping)的現象,可能不利於病患和醫師間資訊的交換與相互的信任,並導致民眾接受片段式(fragmented)的醫療服務。提高就醫的照護連續性除了可能獲得較佳的照護成果外,還能可以節省醫療資源之使用,同時也節省我們貨比三家的時間,實在是一舉數得。您還覺得貨比三家不吃虧、多看幾個醫生病好的比較快嗎?在健康照護的領域裡,目前的研究發現,恐怕跟您想的不一樣。(本文由科技部補助「健康醫藥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II 103-2515-S-214-002」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蔡夙穎|義守大學健康管理學系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