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追隨自己的心

107/08/15 瀏覽次數 4114

「人生最困難的事,就是『選你所愛』。」成功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系的劉全璞教授在年少輕狂時,就追隨著自己的心,一路學習、玩樂、跌跌撞撞,但未放棄自我探索、追求自己的定位。至今,他已兩度榮獲科技部傑出研究獎,並帶領團隊前進矽谷、開創新局、走向世界第一。但他卻說:「我很平凡,只是運氣好。」

 

非典型的學生 

 

「雖說follow your heart。但總得先有heart,才能follow。」小四時劉全璞第一次發現了自己的heart。明明是他被全班選為模範生,但班導師卻指派另一同學去受獎。探究後他發現取代他的同學跟導師有特殊的關係,因為同學的父親是個工程師。從這事件他明白了這社會是有特權的,也體會到「盡人事、聽天命」的道理。「從那時起,我就立志要當個工程師。也知道『努力』跟『成就』不見得成正比,但別人怎麼評價你並不重要,人的內在必須要有個會驅動你奮鬥的力量。」而他確信,只要找到「心之所嚮」,就會找到這份力量。

 

成績優異的劉全璞,並沒筆直地步向工程師之路,而是不斷岔進了曲折小徑。「我爸是中學老師,要求我成績要好,跟課業無關的事一律不准碰,但我卻天生反骨,越不能碰的事,越要去碰,也因為這樣,豐富了我的眼界。」從小學、國中、高中乃至大學,他一直活躍於校隊、社團。「搞社團的過程,我遇過一些同學沒有人生方向,只因不愛讀書,才來玩社團。但也遇過另一種人,他們自我要求很高,認為學校教育是不夠的,必須透過其他管道幫助自己培養更多軟實力。這群人透過社團訓練自己的台風、培養才藝、學習社會關懷、了解國家社會的變遷,但不會因此忽略了課業。他們有抱負、有野心,是我學習的榜樣,也是我人生的顧問。」

 

「高三時我才開始思考要念什麼科系,因為喜歡物理化學,又有個當工程師的夢,所以選擇了結合科學和工程的『材料系』,可以兼顧興趣和人生目標。在那個時代,『材料』還是個冷門的科系,只因在社團裡認識了不少大學生,才知道有這麼個選項。」考上清華大學材料系後,劉全璞更是用力的玩社團,涵括服務性、科學性、音樂性的各種社團,除擔任領導要職外,也自組樂團,在清大校園辦演唱會。到了大三下學期,他開始收心,回頭專研材料本業,並思考未來的方向。「社團的經驗讓我看到很多的面向,使我的行為不致受限於傳統的窠臼。」因此,在同時考上台大、清大及中山大學的研究所時,他作了個跌破眾人眼鏡的抉擇。

 

「對」的決定

 

「有些決定是人生中重要的轉折,選擇中山,就是影響我一生的重大關鍵。」當時,劉全璞認為,新的材料可導引出新的工業領域,所以洞悉材料是很重要的。但洞悉材料的關鍵就在於能否能看到材料的原子結構與排列模式。「那時就我所知要想觀察原子,『電子顯微鏡』是唯一的工具,台大、清華、中山都有這設備,但前兩校的碩士生都不能碰,畢竟設備昂貴。唯獨中山大學的碩士生可以親自操作『電子顯微鏡』。此外我認為大學尙可自學,但研究所是師徒制,須得有個好老師指導,而當時電子顯微鏡領域最完整的師資與設備就在中山。」他很感概地說全世界只有台灣有名校迷思,至今,仍有很多學生持選校不選師的思維。

 

「在中山那兩年,我不再參加社團,只全心全意地投入材料的研究。」畢業時,劉全璞卻違背了指導教授的好意安排。「他覺得我的研究都做到這個地步了,也受到一位劍橋大學教授的賞識,要我直接去英國深造,但我從未忘記要當個工程師。」因此,一畢業他就進入職場,擔任磁性材料的工程師。任職第二個月,公司派他去美國接受技轉,將技術轉移回台灣。「過程中,我發現這些技術其實台灣就可以做,何必花大錢來技轉?」

 

隨後,劉全璞擬了一個研發計畫,希望公司可以提供經費並網羅人才,他有信心能在幾年內超越美國、跟全世界競爭。可惜,這項計畫被公司否決。「踢到鐵板,也終於知曉台灣工業界的approach方式,在這種代工思維的環境裡,根本沒機會發揮所長,幻想破滅頗讓我失望。眼看工程師是幹不下去了,只剩下兩條路,換公司或是出國。」當時,台積電正在崛起,很多已在台積的同學紛紛向他招手。「但我知道去台積電仍不會讓我做得開心,也知道自己要有更高的格局才能跳脫台灣的代工思維,所以決定出國念書。」

 

「劍橋是個學術殿堂,許多優秀的人都在那裡。」劉全璞說,他看到很多的天才,但這些天才仍努力的工作著,每天睡不到五小時,全心全意投入創新、創意。「天才都這麼努力了,我還能不努力嗎?」他坦言自己剛去劍橋時,並不是很有信心,所以特別努力、讓自己專業上可以更精進。因此在英國的生活非常辛苦,沒有任何娛樂,除了運動就是進實驗室。但他深信no pain, no gain,唯有歷經挫敗與磨難,才能建立真正的自信。拿到劍橋博士學位後,他又前往美國從事博士後研究,後於2000年回台貢獻所學。

 

不只是好運

 

多年來,劉全璞在成功大學培育了許多年輕的後進,更於六年前推動學生投入新創事業的計畫,希望能幫學生加值,讓他們不只能當教授或工程師,也有機會可以做出影響全世界的產品。他相信每個人的IQ都差不多,只差在企圖心的大小及熱情是否有被激發出來。只要激發出學生內在的渴望、夢想,他們就會發揮最大的潛能。「不要擔心未來,只要選你所愛、愛你所選,人生的道路自然而然就會清晰起來。譬如做研究,只要做到傑出,自然會知道誰是佼佼者,看著他們,自己就會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了。」

 

學生時代的劉全璞透過豐富的社團活動,開拓了視野,也培養廣泛的興趣。其中,運動和藝術都對他產生深遠的影響。「運動能培養一個人的持續力,而藝術則讓人抒發情感、平衡情緒。畢竟人生得面臨大大小小的挫折,所以保持正能量是很重要的,而運動和藝術正是幫助人把負能量轉為正能量的良方。如今,雖然整個世界多變,但只要我們持續保持正能量,就能改變這個世界。」美國已故總統傑佛遜曾說:「我非常相信運氣,我還發現,我越努力,運氣就越好。」而從小就跳脫框架、從不人云亦云,且非常努力的劉全璞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相信他擁有的,絕不只是運氣而已。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