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高雄氣爆事件與相關科學

105/12/01 瀏覽次數 1299
2014年高雄氣爆事故,造成了大量傷亡,震撼全台。本集科學三分鐘,就為您整理了相關的科學知識,盼望救災過程一切平安,並且在未來妥善落實防災措施。請聽今天的主題:高雄氣爆事件與相關科學。

化學氣體的外洩,一直以來都是工業區的重要議題,在某些地區像高雄市,管線甚至經過熱鬧的市區。對於本次高雄氣爆事件,本集單元的科學顧問,環境氣體、污水的檢測專家清華大學羅俊光教授首先提醒,這次外洩造成災害的丙烯比空氣重,而且可能被土壤覆蓋而殘留在現場,因此除了附近管線中的丙烯要儘快清除,即使清除完畢,救災開挖的時候仍然必須高度謹慎。

丙烯雖然是無色的氣體,但還是帶有一種比較淡、令人不愉快的氣味。另外,可攜帶式的FT-IR,中文全名「可攜式傅立葉轉換紅外線光譜儀」,也可以偵測丙烯。事實上,可攜式的FT-IR對於乙烯、丙烯、四氯乙烷這些分子量不高、紅外線圖譜單純的分子,都可以迅速分析,並且現場顯示濃度。

環保署北區、中區、南區的毒災應變隊,都配備了可攜式的FT-IR,也有可攜式的GC-MS,就是氣相層析質譜儀,另外還有採樣管、全套防護衣等配備,可以用車輛攜帶,機動趕到現場檢測。可惜在氣爆發生之前,高雄市消防單位通知南區毒災應變隊前往支援的時候,毒災應變隊只有「列管有毒化學物質」的分布配置圖,丙烯卻不屬於列管的有毒化學物質,他們不清楚現場地下丙烯管線以及分布位置,因此未能更早掌握潛在的危險,連應變隊的人員都不幸負傷。

為此,環保署環管處長袁紹英呼籲政府,應該把現行屬於環保署的毒災應變隊,與消防單位做更緊密的結合。經濟部次長杜紫軍也表示,將會整合中央跨部會與地方政府資源建立平台,全面清點高雄的地下管線。

羅俊光教授也指出,經濟部至少近三年都在執行專案計畫,進行工業區地下管線滲漏調查與管理,其中包括用電視攝影機檢視管線、工業區地下管線配置圖的更新等,技術都很成熟,應該可以結合地方政府,對全台灣安裝管線的縣市,包括高雄、桃園、新竹、彰化等,全面調查有無滲漏。而為了防範有心人士盜取,輸送油氣的管線圖不宜公開,但確實應該把詳細而完整的資訊,提供給相關的消防單位、毒災應變隊等。建議經濟部工業局儘速成立地下管線與管路的監測中心,為各縣市的需求提供服務,並且定期更新。

今天的科學關鍵字,就是能夠偵測丙烯等分子的

可攜式FT-IR 與 GC-MS 等 

中文名稱是:

可攜式傅立葉轉換紅外線光譜儀 與 氣相層析質譜儀

您可以透過關鍵字,進一步查詢或做延伸閱讀。

【本單元由科技部補助製播】2014-08-10 16:55:00播出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