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圖書館數位互動學習趨勢興起

103/04/15 瀏覽次數 9346
書刊數位化的潮流

隨著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人們開始善用各種搜尋引擎或社群網站吸收、傳播及儲存資訊,使圖書館不得不從過去用索書號找書的模式,演變成利用線上公用目錄(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 OPAC)系統查詢所需的書目。如今,隨著數位科技輔助圖書館創新服務的興起,愈來愈多的研究都在讓儲存大量知識的圖書館能利用新科技,提供更方便的資訊環境。

一個典型數位科技輔助圖書館創新服務的樣貌,可以從2012年年中開幕的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窺見一二。走進該館,除了一進門可看見的大型導覽牆外,還可看到自動借書機和電子標籤(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的自動還書分檢機。在兒童學習中心裡,有擴增實境設備,孩子把書直接放在電腦設備下,就可如實境般看到書中介紹的主題內容。在樂齡資源學習區,還有擴視機協助放大書刊的字體,甚至有數位閱報機放大報紙內容,讓年長者閱讀起來毫不費力。

然而,一間圖書館要達到數位化並把內容以更有效的方式傳遞給讀者,其實方法還很多,尤其動輒有數百萬藏書的大學圖書館,更需要發展可有效把圖書資訊傳遞給學生的數位化服務。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陳志銘教授近來就提出好幾種讓圖書館更貼近學生的方案,讓圖書館的形象煥然一新,也吸引學生願意重新泡在圖書館內。

數位互動學習效果佳

目前各中小學都在推動閱讀計畫,但圖書館卻普遍缺乏人力,更沒有提供使用圖書館的課程,使學生無從善用圖書館。

陳教授設計了一套能應用在小學圖書館環境內的擴增實境教育學習系統,相對於以電腦模擬圖書館整體情境的虛擬實境,擴增實境是把教學系統放在實體環境內,以一半虛擬、一半實境的方式,讓學生利用電腦的攝影機、標記卡片與各種手勢,和電腦內的虛擬物件互動,學習使用圖書館。

這套系統和老師實地教學相較,兩者不僅成效一致,甚至發現在老師親自教學下,還容易出現效果不一的情況。但利用擴增實境進行圖書館教學時,由於可以與環境連結,學生在應用(根據標題分類)與理解上(書本歸位)的效果比老師的教學更好,讓這套系統更有價值。

數位化模式多元

圖書館要數位化還不只如此,像是可利用布建無線網路基地台建置定位系統,學生以自己的行動裝置進入圖書館後,就會直接被這個系統定位。若有想借閱的書籍,只要在系統內設定關鍵字,不管走到圖書館哪一個角落,系統就會自動跳出附近與關鍵字相關的書籍內容,使學生更容易找尋圖書資源。

目前廣泛使用的QR code也可以應用在圖書館互動學習上,例如把QR code貼在圖書館內想提供連結學習資源的位置後,學生只需拿出具有QR code條碼讀取軟體的行動裝置,並以內建的攝影機對準QR code,就會出現一預先連結建立的數位頁面提供對應訊息,讓學生在館內做關聯性學習。

總之,圖書館以虛擬實境、擴增實境、QR code三種模式進行數位化,可發展出與使用者有不錯互動性的輔助學習系統。陳教授的研究顯示,以互動性來說,擴增實境的效果大過虛擬實境,QR code的互動性則較低;但以成本來看,虛擬實境高過擴增實境與QR code。至於圖書館要選擇以怎樣的模式,則需以圖書館本身的預算以及使用者的需求為主要考量因素。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