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數位學習與「磨課師」(一):翻轉教室與學習效率

103/11/18 瀏覽次數 11978
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這個名詞,不禁讓人好奇究竟是要怎麼翻轉法?是顛覆以往教學的順序嗎?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葉丙成說,其實它指的並非將傳統教學方式完全相反或顛倒,而是將教學的步驟每一步都往前移,使真正在「課堂上」的面授過程更有效率。
 
葉丙成說,隨著文明進步,要學習的東西越來越多,為了在有限的學習時間下能獲得更多知識,只能更加追求學習的效率。台灣教育體制下,學生要選修的課程可能多達三十幾學分,光應付課程的考試與學習就應接不暇;老師也必須因應學生的情況,考量出作業、考試的量。
 
事實上,葉丙成說,台灣學生大多數不會真的循序漸進地復習,而是發揮「會考試」的危機處理天分:大量的學習壓力下,作業互相抄襲,憑著考古題、臨時抱佛腳地唸書,作業、考試成為學習體制下驗收成果的方式;學生無法真正獲得討論學習疑問的機會,知識被「塞」進腦袋後,便再度漸漸遺忘。
 
葉丙成認為,文明知識量遽增,或許可以透過科技的力量來幫助學習的品質。
 
勇於創新、比學生更怕無聊重複的葉丙成老師,在思索如何改善教學品質的想法下,找到國外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翻轉教室,並發現這個教學模式同樣能在台灣學生間大受好評。
 
翻轉教室的實例之一是,2007年,美國科羅拉多州洛磯山林地公園高中 (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的化學老師Jon Bergmann 與 Aaron Sams,為解決同學缺課的情形,將先預錄好的影片上傳到YouTube網站,讓學生自行上網瀏覽學習,這兩位老師是使用螢幕擷取軟體錄製PowerPoint簡報與講解旁白。
 
結果他們發現這種教學模式有所成效,之後便再將教學模式改良成:以學生先在家看影片講解,再設計課堂互動時間來完成作業,或替實驗過程中遭遇困難的學生解惑的方式進行課程教學,同樣也獲得良好的反應。
 
也就是說,翻轉教室的教學模式便是將「教學」的部分事先錄製影片,學生在上課前觀看,而事先錄製的影片能夠精準、不重複地將小單元的學習內容講解清楚,原本一堂三小時的課程甚至可以濃縮至一半時間,學生還可以依據自己的需求倒帶回去重看一遍。
 
教室則是師生討論的場域:上課不再只是老師單方面的授課,而是現場練習作業、互相討論解惑的互動教學情境;下課後學生也不用再寫作業,達到有效率的學習方式。葉丙成說,如此一來便能確保學生沒有互相抄襲作業,也能即時在課堂上瞭解學生不懂的地方,立刻解決。
 
儘管仍有課程中使用教材的版權、老師錄影壓力、學生沒看、講課內容不吸引人等問題,有待老師們花心思去解決,但這仍是一個廣受歡迎的新教學模式──在學習數位化的今日,可成為教學的新方向。(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實作計畫-─以農學、環保、應用科學、數位學習和藝術領域為例」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蔡美瑛|世新大學廣電系
採訪對象:葉丙成|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