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數位學習與「磨課師」(一):翻轉教室與學習效率
103/11/18
瀏覽次數
12127
張淳惠
|
世新大學廣電所
蔡美瑛
|
世新大學廣電系
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這個名詞,不禁讓人好奇究竟是要怎麼翻轉法?是顛覆以往教學的順序嗎?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葉丙成說,其實它指的並非將傳統教學方式完全相反或顛倒,而是將教學的步驟每一步都往前移,使真正在「課堂上」的面授過程更有效率。
葉丙成說,隨著文明進步,要學習的東西越來越多,為了在有限的學習時間下能獲得更多知識,只能更加追求學習的效率。台灣教育體制下,學生要選修的課程可能多達三十幾學分,光應付課程的考試與學習就應接不暇;老師也必須因應學生的情況,考量出作業、考試的量。
事實上,葉丙成說,台灣學生大多數不會真的循序漸進地復習,而是發揮「會考試」的危機處理天分:大量的學習壓力下,作業互相抄襲,憑著考古題、臨時抱佛腳地唸書,作業、考試成為學習體制下驗收成果的方式;學生無法真正獲得討論學習疑問的機會,知識被「塞」進腦袋後,便再度漸漸遺忘。
葉丙成認為,文明知識量遽增,或許可以透過科技的力量來幫助學習的品質。
勇於創新、比學生更怕無聊重複的葉丙成老師,在思索如何改善教學品質的想法下,找到國外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翻轉教室,並發現這個教學模式同樣能在台灣學生間大受好評。
翻轉教室的實例之一是,2007年,美國科羅拉多州洛磯山林地公園高中 (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的化學老師Jon Bergmann 與 Aaron Sams,為解決同學缺課的情形,將先預錄好的影片上傳到YouTube網站,讓學生自行上網瀏覽學習,這兩位老師是使用螢幕擷取軟體錄製PowerPoint簡報與講解旁白。
結果他們發現這種教學模式有所成效,之後便再將教學模式改良成:以學生先在家看影片講解,再設計課堂互動時間來完成作業,或替實驗過程中遭遇困難的學生解惑的方式進行課程教學,同樣也獲得良好的反應。
也就是說,翻轉教室的教學模式便是將「教學」的部分事先錄製影片,學生在上課前觀看,而事先錄製的影片能夠精準、不重複地將小單元的學習內容講解清楚,原本一堂三小時的課程甚至可以濃縮至一半時間,學生還可以依據自己的需求倒帶回去重看一遍。
教室則是師生討論的場域:上課不再只是老師單方面的授課,而是現場練習作業、互相討論解惑的互動教學情境;下課後學生也不用再寫作業,達到有效率的學習方式。葉丙成說,如此一來便能確保學生沒有互相抄襲作業,也能即時在課堂上瞭解學生不懂的地方,立刻解決。
儘管仍有課程中使用教材的版權、老師錄影壓力、學生沒看、講課內容不吸引人等問題,有待老師們花心思去解決,但這仍是一個廣受歡迎的新教學模式──在學習數位化的今日,可成為教學的新方向。(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實作計畫-─以農學、環保、應用科學、數位學習和藝術領域為例」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
蔡美瑛|世新大學廣電系
採訪對象:
葉丙成|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
MOOCs(4)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1/17
被視為海洋藍碳的紅樹林,為何是臺灣適合的固碳策略?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3/29
氣候預測能準確預警乾旱嗎?從古代天象觀測到 AI 氣候模式
李元傑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06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什麼?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12/31
人體「試驗」中看不見的不良反應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