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在天文學上稱為1個天文單位,簡稱 1 AU。在海王星軌道外,離太陽約 40 AU 到 60 AU 的區域,有很多由幾十到幾百公里大小不等的冰和石頭混合形成的小星體,稱為「古柏帶物體」,那裡是短周期彗星的來源。走到更外圍,大約 3 萬到 4 萬 AU 的區域是「彗星原鄉」,是長周期彗星的來源。由彗星的軌道分布可知,整個太陽系被圓形的彗星河圍繞,因此有另一個延伸揣測認為,或許每一顆系外恆星都有彗星河環繞。
火星表面極端乾燥,常被大量的沙塵暴肆虐,沒有生命跡象,但是很多地方有大峽谷,似乎表示過去有一段時間曾被大量融水沖蝕過。目前觀測到的說法是:火星的大氣很少,壓力是地球的 1%,無法阻擋會破壞 DNA 的宇宙射線和紫外線,如果有生命存在,應該在地底下。此外,又觀測到火星大氣層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冬天時,北極區有由二氧化碳形成的許多大小冰帽,春天會消失,到了秋冬又再凝結。如果有融冰,可能藏在南北極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