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 年,普魯克(Klaus H. Ploog)教授到柏林擔任歐洲著名光電半導體研發中心保羅德魯得固態電子研究所(Paul Drude Institute, PDI)的主任,同時擔任柏林宏博(Humboldt)大學的物理系教授。1999 年,德國國科會把 PDI 列為重點發展機構,同時把普魯克教授評為國際頂尖研究員。
1974 年,普魯克教授首度把分子束磊晶技術引進歐洲,並領導德國學術重鎮馬克斯普朗克固態研究院(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Solid-State Research)的 MBE 研究團隊,發展出高品質的砷化鎵和鋁砷化鎵生長技術,同時探討材料在原子尺度和量子力學上的各種現象,研究成果受到學術界和工業界的高度重視。
得到 1985 年諾貝爾物理獎的克利欽(Klaus von Klitzing)教授跟普魯克教授有過密切合作,他曾說:「今日,奈米在科學上已經是一個重要的名詞,普魯克教授在奈米科學和奈米元件上做出了巨大貢獻,當他開始利用 MBE 探討新一代的電子元件時,奈米科學(nanoscience)這個字甚至還沒有出現。」
氮化鎵材料系列是一種理想的短波長發光器件的材料,但這種材料過去生長在傳統的藍寶石基板上時,一旦增加電流強度,眼睛觀察到的發光二極體顏色就會有所改變,這種物理現象稱為量子局限 Stark 效應。為了克服這個問題,普魯克教授利用 MBE 生長高品質的半導體量子井結構,並不斷研究它的物理性質,終於有了重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