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自動駕駛計程車(三)─自動駕駛對社會的影響

107/10/10 瀏覽次數 2525
從許多的科幻電影中,我們常能夠看見酷炫的自動駕駛車,而電影主角們總是能夠相當放心地將自己的生命安全全權地交給自動駕駛車。哇!想像一下,若真實世界裡的車子都已全數變成了自動駕駛車,我們的世界會有哪一些改變呢?
 
交通將不再有人為因素
 
若真實世界裡的車子都已全數變成了自動駕駛車,這對於駕駛來說絕對是一大福音,因為當塞車時你不必再全神貫注緊盯著前方的車輛是否前進或者緊急剎車,你也不需擔心後方車輛會煞車不及撞上你的車,因為這些自動駕駛車都會幫你避免。加上駛於道路的車皆已變成自動駕駛車,車子之間彼此會透過車對車(Vehicle-to-Vehicle)的通訊技術告知自身的行車資訊,因此不容易產生急煞的現象,同時也能大幅降低因駕駛習慣不良,如:邊開車邊講手機、開車時總總的個人行為而導致的塞車原因。另一大福音則是對需於夜間開車的駕駛者,疲勞駕駛釀成嚴重交通事故的事件不斷重複上演,不僅危害到自身安全,也對他人性命造成威脅,這時,自動駕駛車的出現則可以將此交通事故發生的機率降低,當你感到疲累或者身體不適時,選擇搭乘自動駕駛車是最明智且安全的。
 

停車將不再困擾

 
停車一直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是在地狹人稠的台灣,你的駕駛技術必須相當得好,才能夠避免擦撞到其他車輛。因此,若真實世界裡的車子都已全數變成了自動駕駛車,你則不必再飽受停車之苦,且也不需多額外支出一筆高額的停車費,因為自動駕駛車會選擇對車主最好的選項,例如:將車子停在費用較為低廉的郊區停車場,或者如果你只是短暫的停留,自動駕駛車只需要在路上繞個幾圈就可以回來接你了。此外,也會增加更多可利用的空間,因爲停車場只需要自動駕駛車出入的車道,住家的停車場即可以省去人所行走的樓梯,以產生更多的停車位供住戶停車;而市區的停車場,將會像是目前的機械式停車場,但你不必自己去尋找停車場,自動駕駛車將會代替你去尋找車位。
 
 機械式停車場。(圖片來源:TechOrange/網址:https://goo.gl/ogAJ8h)機械式停車場。(圖片來源:TechOrange/網址:https://goo.gl/ogAJ8h)
 

物流將會有所改變

 
自動駕駛車可以取代送貨員的工作,而且因為是自動駕駛車,車內將不再有座位的需求,因此車內可以裝載及輸送的物流量更多,且不需配置駕駛員,故能降低物流公司的人事開銷進而降低運費。而「任何的貨品」都能於24小時內送達你家的達成率也越來越高,目前的物流即使號稱能夠24小時內送達,也僅是少部分的物品,加上目前的物流仍有諸多的限制,例如:必須早上十點前下訂單才能24小時內送達、送貨區域有所限制,離島地區無法包含在內等,然而自動駕駛車皆能解決上述難題,再遠的地區,只要提早出發,便能準時地將物品送達目的地。
 

自動駕駛車能帶來好處,也可能產生問題

 
自動駕駛車確實能夠有效的為我們解決許多攸關道路交通的難題,同時也保障你我的生命安全,但看似滿分的自動駕駛車也是有失靈的時候,例如:美國特斯拉(Tesla)在2018年就發生了自動駕駛車追撞安全島的不幸意外,導致了駕駛死亡。很難想像,假如自動駕駛車發生了更嚴重的車禍,如撞死行人,這時車主有可能為了撇清刑事責任,將問題導向於自動駕駛車的車商設計不良或其他疏失所導致,車商可能會在追查肇事原因後,根據情況負責,但也有可能是撇清責任,聲明駕駛系統只是輔助,車主的不當使用(例如:未聽從安全指示操作等…)才是造成該起事故的主因,故車主需負全責,車主與車商雙方互踢皮球,導致車禍責任將難以釐清,受害者應得的賠償更是遙遙無期。
 
加上若真實世界裡的車子都已全數變成了自動駕駛車,那肯定會帶來一波嚴重的駕駛員失業潮。目前大部分國家,對於自動駕駛車的上路條例及規範皆尚未明訂,已有相關明確規定的德國,仍然要求自動駕駛車需要擁有駕駛座、方向盤、油門、煞車,而這些要求與車廠對於自動駕駛車的設計仍是有所落差的,車廠希望自動駕駛車能夠讓乘客乘坐就好,而不需要再設置駕駛座,因此未來的自動駕駛車將只會剩下車廂以及座位。而各國對於駕駛員的後續職涯規劃也尚未有明確方案,想必自動駕駛車能真正上路應該還需要一段時日!
自動駕駛車追撞警車。(圖片來源:Independent/網址:https://goo.gl/RkNrUH)自動駕駛車追撞警車。(圖片來源:Independent/網址:https://goo.gl/RkNrUH)
結語

自動駕駛車一但普及,對於我們交通運輸、住居選擇及商業行為勢必有所影響;自動駕駛車上路,既能帶來好處,也可能產生問題,每個城市的成長發展策略,都應將自動駕駛車納入考量,以讓城市的運作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而身為管理者的我們必須思考,我們想要一個什麼模樣的「智慧化社會」?

 

總編輯:國立中山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黃英哲教授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