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細胞轉化
102/11/20
瀏覽次數
5477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2006年與2007年,日本京都大學山中伸彌的團隊以4個轉錄因子基因,成功地把小鼠與人的纖維母細胞(fibroblast)轉化為全能幹細胞,為幹細胞研究與再生醫學開創了新局。最近美國史丹福大學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所的團隊又樹立了一座里程碑。
在過去,把一種體細胞轉化為另一種體細胞,是需要兩個步驟、幾個星期才能完成的工作,費時又費力:先以山中的技術把體細胞轉化為全能幹細胞,再把幹細胞誘導成所期盼的細胞類型。史丹福的團隊先篩選出19個轉錄因子基因,最後發現只要3個基因就能把小鼠的纖維母細胞轉化成神經元,而且只消幾天就完成了。
訂製細胞的願景似乎越來越可能實現了。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0年4月,448期,76 ~ 79頁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1/17
被視為海洋藍碳的紅樹林,為何是臺灣適合的固碳策略?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2/26
Wi-Fi 不只能用來上網?看它如何成為居家照護與入侵者偵測的幕後功臣——專訪謝宏昀教授
簡永昌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9
重建部落認同,從原住民視角探索地理與環境教育的未來
歐柏昇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9
必須持續開著警示燈 提醒大眾關注科學領域中的偏見問題
單文婷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影音創作與數位媒體產業研究所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