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不可不知的地震原理

96/03/27 瀏覽次數 23144

2006年12月26號晚間,恆春地區罕見的規模6.4強震,震驚了整個南臺灣。

臺灣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質條件、和地形變化,經常受到地震等許多天然災害的侵襲,也常常造成人們生命及財產的嚴重損失。

板塊之間的互相擠壓,是造成臺灣這座島嶼不時發生有感地震的最主要因素。

兩個板塊在撞擊的時候,他會在衝擊的地區累積相當的應力。當這個應力超過岩石所可以承受的時候,岩石就會破裂,這時候就會發生地震。

地震發生時,會產生兩種地震波,分別是P波以及S波。P波行進速度比較快,而且幾乎是垂直射入地表。地震發生時,人們首先會感覺到較輕微的上下晃動,這就是P波。而隨後到達的則是波速較慢的S波,通常振幅比較大 ,也會引發較劇烈的左右震盪。

一般來說,地震波的震幅會隨著傳播距離增加而遞減,不過有時候地震波會被地層反射,與後到的震波混在一起,使得距離震央較遠的區域感受到的震動反而較大。

當震波傳遞到地表的時候,受到地形或土壤等介質的影響,而產生的種種不同現象,則是所謂的場址效應。

以臺北盆地為例 ,因為臺北盆地裡面填充的是非常低速的沉積物質,所以當地震波進到臺北盆地的時候,它就會被陷在整個盆地裡面來回震盪。

臺灣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每年平均發生一萬六千多次以上的地震。

深入了解地震發生的原理,近一步探尋地震發生的可能前兆,甚至做到災前的防範,將地震對人類的傷害降到最低,是地震學家亟待努力的目標。看來,如何做到與地震和平共處,卻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學習的課題。

2007年東森電視台《科學大解碼》第一期

附記:

地震發生時不同地區會有不同的震動強度,強度的差異除了與震源的距離有直接關係外,另外還有三個原因:

一個是震源效應,另一個是路徑效應,也就是所謂的波傳效應,最後是場址效應。

當地震波的能量在地下傳播的時候,它會受到地層組成物質特性不同的影響,所以會有產生折射、反射等複雜的現象,造成較複雜的波動,這就是波傳效應。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