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何苦來災–認識災害防救

104/12/21 瀏覽次數 1806
還記得2013年金馬獎紀錄片〈看見台灣〉嗎?本片播映後引起熱烈迴響,空拍鏡頭帶領大家從不同視角俯瞰台灣,許多人在驚嘆台灣之美時,卻也窺見這片土地的哀愁。台灣,可能比你印象中更美麗;台灣,也可能比你想像中更脆弱。

台灣位居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板塊相互碰撞、擠壓與張裂的結果,使得島嶼的造山運動迅速、地震頻繁,再加上氣候涵蓋亞熱帶和熱帶,熱帶性低氣壓經常發展成颱風,肆虐全台。此外,台灣地狹人稠,土地高度開發的結果,更讓先天不良的自然環境雪上加霜,危及我們的生命安全。

〈看見台灣〉導演齊柏林分享他在拍攝玉山的經驗時曾表示:不論現在科技如何發達,仍無法預料山頂上的雲何時會遮住光、何時會離開,你能飛得了4千公尺高,卻抵不住一片雲的力量,這何嘗不是證明了人類的渺小嗎?古老哲思中的「人定勝天」,在人類經濟發展過程中,總被轉化成支持「與大自然爭鬥」的概念,然而,台灣在民國50年代開拓東海岸公路之際所立的「人定勝天碑」,卻在2015年蘇迪勒颱風來襲時被巨浪捲走,面對天地不仁,「人應順天」或許才是安身立命之道,我們更該思考的是如何尊重環境、與自然共存,有效防範災害,將災損降到最低。

為提升災害防救科技水準,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防中心)於2003年成立,針對各種天災進行防災與減災科技的研發規劃和應用落實研究,除精進重大天然災害的勘查與綜整分析、災害潛勢圖資製作、災害環境脆弱指標建立等技術之外,也將其運用於災害主管機關的應變系統中,協助決策者精準研判情資。

由歷史重大災害事件的檢討與分析得知,社區是降低災害毀壞、減少人員傷亡與經濟損失最根本的一環,在聯外道路及通訊中斷的情況下,社區往往能在第一時間發揮救助功能,因此,災防中心近年也促成各類民間組織陸續投入「防災社區」推動行列,藉由民眾的參與,學習災害與防救災相關知識,以增加國人的知識與危機意識,並透過踏勘、社區防災地圖繪製、防救災編組、災害境況模擬、實兵演練等預防措施,降低災害的衝擊。此外,還可以經由災害搶救技能的訓練,增進民眾應變能力。一旦災害發生時,社區民眾就可以迅速應對,及時救援,讓災損降到最低,同時在災後也能夠迅速推動復原及重建工作。
本展共有兩個單元,先以「創痛記憶」播映台灣曾經發生的幾起重大災害,希望藉著一幀幀記憶猶新的災損畫面,喚起國人正視自然反撲的力道,並學習與河海山林共生共榮的謙卑態度。接著以「全民防災」介紹防災科技的應用以及「防災社區」的推動過程,藉此讓大家體認「防災救災,人人有責」的重要性。

創痛記憶
2014年7月底,高雄市因地下管線的石化氣體外溢,在前鎮、苓雅區引發大規模連環爆炸,造成慘重傷亡。這項嚴重的工安意外,不只使相關管理問題浮現,更凸顯經濟發展與宜居生活的平衡問題;而2015年橫掃全台的強颱「蘇迪勒」,造成逾數百萬用戶停電,數千棵樹木倒塌,也使供水源水濁度飆高,自來水混濁多日,出現雨量充沛卻無水可用的窘境,溪洲與合流部落的居民,更是無家可歸,一幕幕屋毀牆倒的畫面,至今仍歷歷在目,提醒我們深刻省思相關問題。

全民防災
歷經一次次天災人禍,台灣的防救災能力從累積的經驗中逐步推升,如今已頗有成效。政府雖能運用現代科技掌握災情,分析情勢、擬定策略,進一步整合資源,爭取搶救時間,進行各種救援。然而,建立一個安全的居住環境,不能只依靠政府的力量,關鍵還是在於全民防災意識的提升,如果防災救災的觀念能深入每個社區,一旦災害發生時,大家便能及時應變與防範,充分發揮自救互救的能力,減輕災害造成的衝擊。

展示圖文
創痛記憶
全民防災

展映實景

企劃製作
監製:科技部
策展: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視覺設計:頑石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文字審訂
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著作權
圖片: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影片:防災社區  ©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