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全盤皆輸的亞馬遜拓荒行動
102/05/20
瀏覽次數
13321
李柏昱
|
國立臺灣大學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巴西亞馬遜雨林快速消失已經不是新聞,近年來以平均每年5萬2千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按照這個速度下去,2050年亞馬遜雨林將從地球上消失。
當地對於農業土地以及牧草地的開發需求,是造成雨林消失的主因,希望犧牲雨林以生產更多農畜產品,換取地方經濟發展。
但是,林洞研究中心(Woods Hole Research Center)與當地大學合作進行的模式預測發現,開發雨林並沒有辦法增加農業產量,實際上,雨林消失反而會讓農業產量下滑。
「我們一開始只是對於量化亞馬遜雨林提供的環境服務(environmental service),以及雨林被農業活動取代後的生態產出感興趣,」研究主持人奧利維拉(Dr. Leydimere Oliveira)表示,「我們原先預期會有一些補償或抵銷,但出乎預料的是,高度的雨林砍伐將造成全盤皆輸的局面。」
研究中將雨林的未來分為兩個劇本:一是按照現在的開發速度消失,而且沒有新的保護區成立;二是假定巴西的環境管制法規能付諸實現。
根據這兩個劇本推估,到了2050年,牧草產量將分別減少34%和30%。而當地最重要的農作物黃豆,產量也將分別減少28%和24%。
雨林對於發展農業的重要原因,在於雨林能維持當地的氣候,確保有足夠的降雨灌溉農作物。一旦雨林消失,隨之而來的地方氣候改變,導致農產品產量減少,甚至造成某些地區不再適合農業發展。
「亞馬遜地區的農業開墾存在一個上限,在這個極限內,農業發展還不至於造成嚴重後果;然而一旦超過這個極限,我們將面臨農業大幅減產的危機。」奧利維拉說。
巴西目前正面臨一個嚴峻的情況,國內龐大的政治與經濟發展壓力不斷要求將亞馬遜雨林開墾為農業用地,短期內該地區對於開墾雨林不大可能停止。
或許,未來必須宣導環境改變將造成人類全盤皆輸的局面,大眾的行為才會有所轉變,亞馬遜雨林也才能有所轉機。(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
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亞馬遜雨林(2)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1/17
被視為海洋藍碳的紅樹林,為何是臺灣適合的固碳策略?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9
重建部落認同,從原住民視角探索地理與環境教育的未來
歐柏昇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8/28
廢棄蝦殼讓魚魚變漂亮——天然增豔劑新材料
文詠萱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01
科學爭議中的研究方法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