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低價電腦的前世今生:從樹莓派談起

105/06/20 瀏覽次數 2026
1950年代以前,電腦是體積龐大的高價設備,只應用在軍事和科學計算上。其後,隨著積體電路的發明、製造技術的進步,電腦性能與日俱進,體積和價格也更為親民。如今已經是隨處可見的消費電子產品,更有性能不錯的超低價電腦上市。超低價,是多低價呢?各位觀眾!只要5美元喔!

我們再把這樣的落差放到全世界來看,在一些開發中國家,也是連基本的上網都有問題,一般人也買不起什麼上網裝置。因此像Google與Facebook這樣的公司也有一些計畫在推動開發中國家的上網普及。最有名的像是Google的Project Loon要用高空氣球遞送網路服務,而Facebook的Internet.org則試圖利用各種創新技術來提供另一個十億人上網機會。
 
在硬體裝置上,最早而最有名的則是麻省理工學院多媒體實驗室在2005年所發起的「一童一電腦」計畫(one laptop per child, OLPC),要以百美元筆電提供給開發中國家,希望讓全世界的孩童都有電腦可用。這個計畫雖然不是相當成功,但也影響了後來的個人電腦產業,催生了諸如華碩EeeBook這樣的小筆電市場。雖然現在這種200美元不到的小筆電已經退了潮流,但也讓個人電腦的價格再往下而達到新的低價水準。
 
不只教育

相較之下,比較後起的樹莓派則相當獨特,它賣的雖然不是一般人就可使用的一台電腦,但應用卻遠超出了電腦。這個由劍橋大學電腦實驗室與通訊晶片大廠博通(Broadcom)所贊助的基金會,在2008年成立於英國,宗旨在於推產電腦科學教育,並以提供20到35美元的樹莓派單板電腦而聞名,現在推出5美元的產品更是震撼各界。
 
這種只有信用卡大小的單板電腦,在今年初已出貨達500萬套,以此推估,目前大約有600萬套之譜。這種單板電腦除了可用以做為編程的教育之用,還可用它來DIY製造很多與電腦有關的裝置或應用,因此激發了自製者社群的許多創新,在台灣的社群也有定期的聚會與教學活動。例如你可以購買觸控螢幕等套件設計一台平板電腦,或者購買其他套件自己組裝一台遊戲機、相機,或多媒體播放器。甚至國網中心就利用這種單板電腦自行設計了機房的監控系統。另一方面,微軟也在今年為樹莓派推出了專屬的Windows 10 IoT版,而且免費提供,也可見樹莓派未來在物聯網上也將開啟一翻新天地。(本文由科技部補助「工程技術與社會風險之新媒體溝通」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許藝菊教授|南臺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