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出口至海外的「臺灣玉」

105/04/01 瀏覽次數 5597
何謂「臺灣玉」?臺灣玉礦集中於花蓮豐田的荖腦山一帶,礦脈的生成與海岸山脈形成有關。菲律賓海板塊將呂宋火山島弧推擠至歐亞大陸板塊的邊緣,不僅隆起形成海岸山脈,且因碰撞產生的火山活動,促使岩石變質成蛇紋岩與黑色片岩,而臺灣玉礦就生成於蛇紋岩與黑色片岩之間,並與石綿共生。

臺灣玉在1960至70年代曾是風行一時的外銷產品,平均年產量高達1000公噸以上,但因採礦成本日漸提高等因素,不敵其他低價玉石。1980年代,臺灣玉已停止開採。

然而,出口至海外的臺灣玉,最早可追溯至史前時代,並與卑南文化有關。臺東的卑南文化遺址是臺灣新石器時期玉文化最發達的地區,考古學家自1980至1988年進行13次大規模的遺址探勘,發掘了1523座墓葬,統計出土有3800多件玉器,著名的如人獸形玉玦、玉珠、玉管等玉器,顯示出卑南人製玉工藝技術的純熟。而新石器時代除了臺東卑南之外,另有臺南、臺中、臺北等地遺址都有數件玉器的出土,從形制上觀察,皆與卑南文化相關,並且從玉料分析得知應出自於花蓮豐田地區,證實了臺灣玉的發展以卑南文化為中心,擴展至全台各地。

考古學家並發現卑南文化的代表性玉器,例如鈴形玉珠、玉環、玉玦等,在菲律賓呂宋島的Kay Daing遺址、Nagsabaran 遺址及巴拉望島的 Duyong 洞穴遺址也有發現,並經由電子微探分析儀(EPMA)檢測得知,出土玉器原料就是來自臺灣的豐田閃玉礦。除了玉料及玉石製品出口至海外,更有趣的是玉文化的傳播現象。

以東亞地區出土的帶突玦飾為例,這類玦飾分布範圍多集中於中國華南與東南沿海、臺灣、蘭嶼及東南亞一帶,即環南海地區的周圍遺址,又以卑南文化遺址出土數量最為豐富。黃翠梅教授指出,出土的帶突玦飾分為兩大類,一類為C字形和山字形突玦系列,另一為乳突形玦系列。

透過玉玦飾的形制風格分析得知,第一類發展方向應從西元前第二千紀末葉的廣東曲江石峽遺址、深圳大梅沙遺址等,經過香港,到達臺灣、綠島、蘭嶼、菲律賓等地,或經由廣西、貴州一帶傳至越南;第二類玦飾則以香港南丫島大灣遺址和越南馮原文化長晴遺址發現為最早,香港南丫島的倒梯形乳突玦與臺灣卑南的帶突玦飾形制相似,而馮原文化的尖頂狀乳突玦則可能影響了越南沙瑩文化與菲律賓Kalanay 文化的帶尖頂圓錐狀突或長尖錐狀突的球莖狀玦飾。

由此得知,以卑南文化為代表的臺灣玉器文化,不僅影響臺灣全島,更擴及東南亞地區,並與中國華南及東南沿海的玉器文化相連結,顯示史前時代環南海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已相當頻繁。(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海洋與環境變遷」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王御風∣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基礎教育中心
審校:黃翠梅∣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

名詞解釋

1.電子微探分析儀(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zer):此儀器可分析金屬材料、礦物、陶瓷材料之成分,進行如矽酸鹽、氧化物、碳酸鹽、合金等的定量、定性及X射線之影像及數據分析。因此常運用於地質礦物研究、考古學研究、材料學研究等實驗及樣本檢測。

2.南海地區:南海屬於西太平洋的一部分,國際上又稱為「南中國海」(South China Sea),位於東南亞海域,環南海地區的國家包 含有中國、台灣、菲律賓、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國,海域面積有350萬平方公里。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