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唉呦~姊,我們可不可以離開這裡了啊?我的腿好痠喔!
橘子:好吧,也是啦…我們都已經逛 4 個小時了,我真得覺得晚上逛街好棒喔!
橘子:你看,這些招牌都做得好漂亮,霓虹燈閃阿閃的,跟藝術品一樣耶~
柚子:對啊~而且我今天上課聽老師說,霓虹燈是因為裝了一種叫「氖氣」的東西,所以才會發出紅色的光喔!
橘子:咦?那藍色的光、綠色的光或紫色的光,又是加入什麼氣體的呀?
柚子:ㄟ…這個我忘了耶! 反正就是加入不同的氣體嘛~
橘子: 喔…可是有些霓虹燈會一口氣變出好多種顏色耶!會不會是因為一個燈管裡,同時有好多種不同的氣體啊?
柚子: 應該是吧!那等一下回家記得要提醒我問老爸,不同顏色的光到底是因為裝了哪些不同的氣體?
橘子:好啊~ 我也想知道!
專家的話
「霓虹燈」是半英語音譯。英語稱為「neon light」如果直譯就是氖燈。霓虹燈通常為一條玻璃管,內含低壓氖氣或其他惰性氣體,以微弱的直流或交流電經過管子而產生橙紅色的光線。當管內氣體的實際成份為 99.5% 氖氣及 0.5% 氬氣,比純氖氣有較低的運作電壓。
1898 年,英國化學家雷姆賽(Sir William Ramsay)和特拉弗(Dr. Morris Travers)兩人,把空氣中的氧和氮用移除後,在液態空氣中發現了一種奇怪又稀少的氣體。這種氣體無色、無味,而且不會被燃燒。但當他們把這種氣體密封在一條半真空的玻璃管中,在玻璃管的兩端通上電流,原來沒有任何顏色的玻璃管,卻會射出鮮艷可愛的紅光來。就是這樣,世界上第一支霓虹燈誕生了。充在燈管中能發出紅光的種氣體是氖氣。
但是,單是紅色的霓虹燈是不夠的。若要霓虹燈產生不同的色彩,這時需要請綠、黃色,藍色、白色的螢光粉來幫助。例如,將藍色的螢光粉塗在玻璃管的內壁上,把玻璃管彎製成所需要的文字或圖案後,裝上電極,並把玻璃管內的空氣抽乾淨,再充進氖氣,就成了粉紅色的霓虹燈了。如果塗上了藍色螢光粉的燈管中充入氬氣和水銀,就成了藍色的霓虹燈;要是塗有綠色螢光粉的燈管中充入氖氣,就成了橙紅色;如果把氖氣改為氬氣和水銀,便會成為綠色霓紅燈。當年科學家面對著這種奇異的氣體在玻璃管中產生的美麗的光彩,就把這種新發現的氣體較作 Neon,在希臘文中是「新」的意思,這個元素目前中文稱作「氖」。
太陽電台FM89.1製作、提供
國科會「台灣科普傳播事業催生計畫─媒體製作試辦方案」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