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極地研究對台灣的啟發

105/04/19 瀏覽次數 4371
2009年至2012年間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研究人員陸續與國立東華大學、正修科技大學以及國立中山大學合作,透過國際合作的方式前往南極,跟隨極地研究考察團隊前往南、北極從事極地研究。究竟生處熱帶、亞熱帶的台灣,為何要在極地從事研究﹖又有何啟發性﹖

台灣研究人員在南極的研究計畫主要有「南極海岸環境持久有機污染物特徵」、「極地海洋生物所含生理活性物質」、「極地生物標本蒐集」等。其中在「南極海岸環境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特徵及糞土中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之年代變化趨勢」研究中,從南極企鵝的組織樣品中驗出了高於背景值的戴奧辛的存在,在魚類體內同樣驗出持久性有機汙染物。

一般人的認知,在南極大陸上因為無人工直接污染源的產生,所以被視為人間淨土,然事實證明這些汙染物會藉由大氣、洋流的循環平均散布在全世界,即便是沒有人到過的地方,亦會間接受到汙染,甚至導致生物的滅絕。
台灣研究員在南北極考察另一項重要的工作,便是採集極地物種,包含魚類、海膽、海綿、珊瑚、陽燧足、寄居蟹等,透過這些海洋生物樣本的蒐集、研究,有助於生物多樣性的了解。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世界上有許多治療重大疾病的藥物皆源自海洋生物的萃取物,海生館目前已經自南極海膽、陽隧足、海棉等萃取到部份具有抗發炎反應或抗癌之天然化合物,未來可研發作為新型藥物。

事實上參與極地研究已是世界趨勢,在全球極劇暖化之下,因大範圍融冰而出現西北、東北兩條北極航道,這對熱帶地區國家,如新加坡也可能因航道改變而失去傳統優勢,並非因不位於極區而不受影響,他們也因此未在極地研究中缺席。

綜觀上述,即使台灣位於亞熱帶,但極地研究仍有其重要性。透過極地研究的觀察與分析,可瞭解環境汙染對整個地球的危害無遠弗屆;而極地作為生物的寶庫,仍有許多未知的領域值得深入研究。台灣在此領域上,不僅不該缺席,更應該積極參與,讓國人對此區域有更深入的認識及了解。(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海洋與環境變遷」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王御風|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基礎教育中心
審校:何宣慶|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展示組

名詞解釋

戴奧辛:Dioxin,為無色、無味且毒性相當強的脂溶性化學物質,容易累積在生物體的脂肪組織中。在自然界戴奧辛最主要的來源是透過森林火災而產生;亦有許多種透過人類活動產生的途徑,像是火力發電、焚燒植物、聚氯乙烯(PVC)、垃圾焚化及吸菸等,1997年2月被世界衛生組織宣告為已知的人類致癌物。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指對人類的健康與自然生態具毒性之汙染物,其特性是在自然環境中難以自然分解,在生物體內具有較長的代謝半衰期,會經由食物鏈在生物體內累積。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