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太空研發與區域合作(三): 參與防災救難網絡

107/07/06 瀏覽次數 1829

太空科技與其應用對社會大眾最有益處的領域之一,是透過通訊、定位及導航、氣象與遙測衛星所構成的完整太空防災與救難的國際合作體系,在發生災害前後除可透過觀測及預報做好防範措施、提供災難緊急救援及追蹤災情以避免災害損失擴大。各國因太空科技應用能力的落差,所在地理位置、天然環境條件及基礎設施能力的不同,進行彼此合作、截長補短,以建立有效的跨國太空防災救難合作網絡,以盡保護人民生命與財產安全的責任。各國或民間機構一般會從全球及區域兩個管道加入,來建構以太空基礎設施為防災及救援的國際合作網絡,並以無國界的太空科技應用來保障人民基本生存與財產安全,以及透過國際太空合作體系來監測守望地球環境,以達永續使用與共享太空公共財的最高理想。

 
以「人民生命財產與環境安全優先」為內涵的「廣義區域和平安全」最大公約數的區域國際太空合作新典範。(圖片來源:廖立文、彭書耘)以「人民生命財產與環境安全優先」為內涵的「廣義區域和平安全」最大公約數的區域國際太空合作新典範。(圖片來源:廖立文、彭書耘)

 

理想雖崇高,然國際太空防災救難合作網絡中各國所需交換的衛星遙測或雷達掃描的地理資訊與通訊用頻道,常因戰略性結盟或各國國防安全的考量,不易在不相友好的國家與區域組織間恣意交換,而是要透過交換協議的全球或區域合作機制,比如「國際衛星搜尋及救援計畫」(International Cospas-Sarsat Programme)、國際太空救災憲章(International Disasters Charter),以及「ASEAN災害治理與急難處置憲章」(ASEAN Agreement on Disaster Management and Emergency Response)等國際合作框架來制定統一的機制協調與資訊交換標準程序來執行。

 

「國際衛星搜尋及救援計畫」應屬為人類太空發展應用史上最早啟動的國際太空合作救災網絡。1979年加拿大、法國、美國及前蘇聯啟動此計畫,以衛星應用技術為合作主幹,專事追蹤失事航空器、船舶及山難事故發出求救訊號的標示與定位,便利救援機制及時趕赴事故現場開展救援行動。1988年,參與此國際太空合作救援機制的國家簽署正式合作協議,並納入其他國家加入。該計畫迄今共有44個國家的政府機構與民間機關參與,包括台灣的中華電信公司與香港的海事局,參與各類國際太空相關的救援合作行動與交流。

 

「國際太空救災憲章」全名為「國際太空設施整合網絡便利天然或者科技災害事件處理憲章」(Charter on Cooperation To Achieve The Coordination Used Of Space Facilities In The Event Of Natural Or Technological  Disasters),為法國太空總署與歐洲太空總署在1999年聯合國UNISPACE III會議後,提出的國際倡議。時至今日,全球有15國太空總署加入「國際太空救災憲章」,透過各國所擁有或所操作的地球觀測衛星系統及地面設施,提供會員國或者是遇災國家政府、地區、社區或人民團體,便利其處理天然或科技災害與危機所需要的衛星數據及分析資訊。台灣與其相關機構雖不在該憲章參與國家之列,但在2016年2月6日的台南地震,由國家實驗研究院提出啟動憲章,要求提供相關的災害數據以便利災情研判與救災行動。台灣已具備衛星觀測及資訊交換能力,自不能置身事外,應在必要時刻排除各類政治干擾因素,透過國際平台來為保障全球人類、社會及環境安全出一份力量。

 

「ASEAN災害治理與急難處置憲章」(ASEAN Agreement on Disaster Management and Emergency Response)是由10個「東南亞國協」會員國2004年南亞海嘯後,在2005年所簽署的區域合作協議。眾所皆知東南亞國家之間的貧富與能力落差,及部分會員國之間複雜的競合或者衝突的關係。但是遭遇到如南亞海嘯等天然災害,為人民帶來的驚悚經歷及對公眾生命財產、社會經濟多方面的重大損失,造成即使是交惡的國家,也必須同意應單純針對廣義人類與環境安全的合作項目,來推動最大公約數的國際合作與資訊交換。「ASEAN災害處理與急難救援憲章」雖然沒有將太空科技與應用列入其合作任務及行動內容中,但實務上若要達成憲章協議的各項合作任務,太空科技與其應用仍是不可或缺。鑒於東南亞國協會員國當中,具有太空科技與應用能力的國家並不多。因此鄰近的中國、日本、韓國及印度都十分積極的伸出援手,透過國際合作計畫協助這些國家建立基礎設施。美國與歐盟之太空強國,主動提供其推動區域太空合作的不同經驗與國際網絡,協助東南亞國協利用太空科技與應用便利災害治理與建置急難處置的能力。

 

為擴大與開放跨國界、跨領域及跨世代的太空科技研發與多元應用,不應再繼續受到僵硬冷戰思維的綑綁。而是應以廣義的、全面的及跨越世代的建設性態度與模式,透過地緣區域內的國際合作與分工,發展與利用人類快速研發出的太空能力,以「自然資源共享、安全利害分擔及共同保護永續資源」的合作模式,達到增進人類福祉的結果。過去冷戰時代以安全與和平論述的基調,硬生生地將有利人類福祉與全體利益的敏感科技與驅動型科技與應用,劃出軍、民分用的區隔。但在現今太空科技與應用已經邁入全球化、民主化與普及化的,所有包括太空強國、中型太空國家及沒有能力使用或消費太空科技與應用產品的國家,應合作聯手利用太空科技與應用來便利災害治理與急難處置的能力建置,作為國際多元合作的起點,以創造多元應用太空科技的商機、減低競爭與衝突,達到真正的安全與和平。

 

(本文由科技部「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張志立/國家太空中心、傅麗玉/國立清華大學

審校:品保組型管小組/國家太空中心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