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環境與氣候變遷專題報導:拯救環境,攸關健康的生活品質

106/04/12 瀏覽次數 1595
最新的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即指出,每年全世界有大約6億人吃下受污染的食物,每10人中就有1人因此生病,42萬人因此死亡,更有將近1/3是未滿5歲的孩童。這是世衛首次針對食源疾病所做的評估報告,食物感染源除了常見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之外,還包括有毒物質和化學物質。這些毒化物來源來自不乾淨的飲水、空氣和土壤,例如含戴奧辛的落塵,含三氯乙烯的廢水排入地下水和土壤,這些滲入土壤和水源的物質,透過食物鏈進入被人類吃下肚,形成治病甚至致命的危機──這在2015年RCA與台鹼安順廠受害者求償官司勝訴與判賠的案例上,都是活生生的見證。
 

空氣汙染排放,導致人們暴露在氣懸膠(懸浮微粒),以及有鉛、汞、砷、鎘毒物質,多年來早已被證實會減損人類壽命、增加癌症風險並阻礙兒童成長發展等惡果。如今也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將這類的公共衛生損失換算成經濟數據。例如根據世界銀行2015年一份年度環境數據彙總──2015綠色手冊(Little Green Data Book,LGDB),其中指出,全球空氣污染程度急遽惡化,全球約有84%的人口居住在空氣污染程度超過世界衛生組織(WHO)空氣品質指標值的地方。該報告評估,全球人口加權的PM2.5暴露程度,在1990年至2010年間增加了10%,若將空汙對健康的危害換算成勞動力損失,這份報告估計,空氣污染導致死亡和失能,讓2010年全球勞動力損失1610億美元,中低收入國家佔890億美元。

 

另外,全球暖化不只是引起海平面上升、氣候極端化、災害和糧食生產等衝擊,國內科技部(原國科會)自2009年開始推動相關研究計畫,除了包括降雨、農業和防災等領域做出評估報告,公衛領域方面,長榮大學職業安全與衛生學系副教授吳佩芝在最近的研究中對登革熱疫情做出分析,結果顯示,到了2030年,台灣全年各月均溫估計會達到攝氏18度,結合都市化程度伴隨的熱島效應,未來疫情極可能漸趨嚴重;更極端的狀況是,如果本世紀末的CO2濃度,如果上昇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所設定的最糟情境,即1,313ppm(RCP8.5),台灣的登革熱高風險鄉鎮數將增為目前的2.6 倍,範圍也會擴及北部與東部。

 

因應環境汙染、溫室氣體排放,不單單是汙染物(含溫室氣體)排放控制的課題,也是攸關長遠經濟的課題,科學家處心積慮印證汙染對公共衛生的危害,並推估實際的損失數據,讓有心改善環境品質的推動者,有機會用訴諸情感和道德以外的途徑,去影響習慣用經濟數據來做評估的決策者,甚至作為評估汙染行為者應付代價(如研擬稅制改革、加重汙染刑責和賠償責任等)的工作。這些都有助於透過體制化的程序和機制,為人們建立一套符合文明也符合永續生活品質的環境。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