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恢復古生物的本色
105/05/03
瀏覽次數
1955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大家都對〈侏羅紀公園〉電影系列中的彩妝恐龍印象十分深刻。那些彩妝並不是向壁虛構,因為古生物學家發現了恐龍皮膚的化石,找到了其中的色素細胞。不過到目前為止,無論是重建恐龍皮膚的彩妝,還是披毛恐龍的毛色、原始鳥類的羽色,都是根據保存在化石中的黑色素細胞。而在現生生物中,產生彩妝的機制並不只這一種。
最近愛爾蘭的一個研究團隊在一條蛇的化石中發現了另一種彩妝機制:類胡蘿蔔素。那是一種有機染料,可以呈現黃、橙、紅色,在光合作用胞器(如葉綠體、色素體),以及一些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菌、真菌中都有,已發現的類胡蘿蔔素分子有600種以上。
那條蛇的化石出土於西班牙1,000萬年前的油頁岩層,研究人員發現了以磷酸鈣保存下來的蛇皮,並鑑定出3種真皮層色素細胞:黃色素細胞、黑色素細胞、晶體細胞。黃色素細胞中的色素就是類胡蘿蔔素。研究人員根據3種色素細胞的分布、比例,並參考現生爬行類的實例,推測這條蛇的背面、側面以綠色為底,散布了棕黑團塊;腹面則呈奶黃色。這種複雜的彩妝表明牠在白天活動。
研究人員還強調,他們分析的化石(磷酸鈣)並不罕見,也就是說,學者使用同樣的方法也可能為其他的古生物恢復本色。
參考資料
McNamara, M. E.,
et al
. (2016) Reconstructing carotenoid-based and structural coloration in fossil skin.
Current Biology
,
26
, 1-8.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6年5月,521期,74 ~ 77頁
古生物(4)
化石(51)
顏色(4)
類胡蘿蔔素(6)
碳酸鈣(10)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09/27
在炎熱的臺灣飼養雞豬牛,獲取蛋肉乳也不忘動物福祉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0/23
AI 助陣臺語教學:TAIDE 機器人如何提升學習成效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8/30
固體再生燃料SRF,處理垃圾和減碳真能一舉兩得?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8/28
幹細胞能拯救受傷的眼角膜,未來有機會治療「乾眼症」嗎?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