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海默症的失智症狀和病理並不同步,當大多數的病人失智症狀嚴重到被醫師診斷為阿茲海默症時,他們大腦中的病理已經發生 25 至 30 年了,只是前 15 至 20 年幾乎沒有明顯的症狀。當病理累積到一定程度後,某一些腦功能退化的症狀會開始出現。此時大多數的病人能自我調整,所以外人不易觀察出來。隨著病理的不斷惡化,較為明顯的症狀隨之出現,如記憶、學習、注意力發生問題,進入輕度認知障礙期。有輕度認知障礙的人,記憶力通常比同年齡的人差,但是其嚴重度仍不足以達到失智症的診斷標準。大規模統計資料顯示,患有輕度認知障礙的人每年約有 10% 至 15% 會惡化為阿茲海默症。但是,有些輕度認知障礙的人不但不會轉化成阿茲海默症,還可能恢復正常。因此,找出那些有輕度認知障礙並會轉變成阿茲海默症的人,給予適當的治療,是醫師和科學家一致認為非常關鍵防止或延遲阿茲海默症的方法。
許多證據顯示,結構性核磁共振造影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可被用來長期追蹤患有輕度認知障礙的人大腦結構的變化,能相當準確預測哪些輕度認知障礙者會惡化成阿茲海默症。MRI 是種高準確度且非侵入式的人體內部器官造影方法,對醫學的診斷、醫療都十分重要。
結構性MRI原理
MRI 利用磁場原理,將人置於強大且均勻的靜磁場中,再利用特定的射頻無線電波脈衝,激發人體組織內的氫原子,使其產生共振,進而產生不同強度的信號所製造出的影像。由於磁振造影是利用高磁場, 在過程中並沒有使用到輻射線,因此 MRI 檢查並無輻射傷害的顧慮,是一種非常安全的檢查。
結構性 MRI 優、缺點
結構性 MRI 的優點很多,例如:MRI 是一種非侵入性、無傷害的診斷系統,沒有使用 X 光及放射線物質。MRI 可以很精細的提供腦部各區域的狀況,能呈現具體的多方向切面影像。檢查前病患不需要特別做什麼準備,例如在檢查前不需要空腹。
結構性 MRI 也有其缺點,例如:由於掃描環境是在一密閉空間,因此容易引發禁閉恐懼症。再者,因為掃描環境處在高磁場,因此檢查時身上不可攜帶任何金屬物品,例如:金屬假牙、心律調節器、金屬性人工心臟瓣膜、各類電子傳導器、腦動脈瘤手術夾等。
結構性 MRI 用於預測阿茲海默症
目前阿茲海默症的確診,是基於臨床症狀及乙型類澱粉蛋白 (beta-amyloid) 和濤 (tau) 蛋白的病理學證據,而對偵測早期阿茲海默患者最有助益和實用的生物標記是檢測神經退化。根據研究指出,在阿茲海默症發病之前的臨床前期,就已經有廣泛性大腦萎縮。在現代臨床檢查中,因為結構性 MRI 能夠直接觀察全腦構造,又可偵測特定腦區的形態,例如:內側顳葉的海馬迴萎縮及皮質變薄已知是阿茲海默症的早期徵兆,所以結構性 MRI 成為失智症的檢測基石。此外,結構性 MRI 還可檢測腦血管疾病的狀況,例如:腦部若發現有白色斑塊產生,很有可能是小血管缺血並產生病變,這是會增加認知功能衰退的風險。
圖一:腦部三種切面,紅色區域即為海馬迴位置。圖/NeuroImage: Clinical 11 (2016) 435-49)
本著作係採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 授權.
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亦不得修改該著作。 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
閱讀授權標章或
授權條款法律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