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TechTalk
影音&廣播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影音
TechTalk
影音&廣播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如果海洋是一大杯卡布奇諾!
104/09/16
瀏覽次數
4524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A:哇!..... (電腦按鍵聲);哇!......
B:好香哦!你又在喝卡布奇諾了,ㄟ你在看什麼?...這個卡布奇諾海岸的相片我在網路上也看過耶,怎麼會這樣阿?
A:嘿…好棒喔!看起來好有趣喔!
B:什麼有趣?我倒覺得好恐怖喔!
導言
網路上你是否也看過卡布奇諾海灘?南非開普敦郊區「Sea Point」的海灘,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遭受海洋的泡沫侵襲;這些濃稠的泡沫被打上岸,流入附近街道,看起來像打翻了超大杯的卡布奇諾咖啡,有人覺得有趣?有人覺得恐怖?但是大家都想問「為什麼?」,今天科學了沒帶你聽聽專家怎麼說?
正文
上個月8號媒體報導,南非開普敦郊外的「Sea Point」的海灘日前出現大量白色泡沫,當這些泡沫湧向海岸時,就像海水變成香醇的卡布奇諾咖啡,令人不禁感歎大自然的神奇。
專家解釋,這是大量的淡水和海水混在一起時產生的,由於當地最近受到暴風影響,河水暴漲衝進海裡與海中的雜質,如海塩、化學品、死去的植物及海藻的分泌物等混合,國立臺灣海洋教育研究所許育彰博士:「加上一個要件就是說,要一些劇烈的震盪,所以通常發生的時機大概就在暴風雨過後,好比有大量的河水瞬間衝進海裡頭去,這種感覺就像我們說的泡沫紅茶啦,或者是說我們在搖的奶昔啦,或者是義式咖啡在打奶泡一樣,就會起大量的泡沫。」
國立宜蘭大學環境工程學系邱應志教授說,類似這樣的卡布奇諾海岸的現象,學術用語叫做海洋泡沫,而海洋泡沫形成的原因,邱應志教授說:「我這邊先就它的成因來說明一下,主要來講的話,如果海水裡面,含有比較高濃度的一些有機物的話,那海水受到攪動然後它跟空氣混和的時候,就跟我們,好像我們在打奶昔或是做義式的咖啡,卡布奇諾一樣,會越打泡沫越多,所以一般來講,如果海浪越大的時候,泡沫的形成就會越多,然後泡沫之間又會因為表面張力的作用,聚集在一起,那因為它含有很大量的空氣,所以它密度比較小,所以通常會浮在水面上,而且不容易破裂,所以當然海風一吹,就會吹到岸上來,就形成了一些報章雜誌上所看到的那樣的現象。」
至於是哪些有機物會引起這樣的情形呢?邱教授:「那至於到底是那一種有機物會引起這樣的一個狀況呢?基本上來講,這些主要的成分大概是像是蛋白質、木質素還有脂類等等。那大家可能也會很好奇,就是說,那到底這些有機物是怎麼來的呢?那這邊我們可能可以分幾方面來看,那首先第一個,它的主要來源,一般來講,大概就是在附近,離岸的一些海域,曾經有一些比較微小的一些藻類大量繁殖,產生所謂的一個叫做藻華的現象,為什麼藻類會產生藻華現象,基本上來講 就是由於一些氣候啊,或是一些特殊的洋流,或是剛好海水裡面的營養物質,像氮跟磷比較適合的時候它就會大量增生,但是這個條件喪失了之後,這些藻類就會死掉,然後死掉之後它就會經過腐化、分解的過程,然後就會釋出前面所講的那些有機物出來。」
還有一種情形是海中魚類、植物、微生物自然死亡或受其他因素大量死亡一樣會分解,或海藻等海中植物分泌代謝物質都可能產生有機物作用就像介面活性劑或發泡劑一樣,經過混合、攪動產生氣泡,當然也有可能是人類行為所引起,邱教授:「像如果是海上的一些載油的油輪,譬如說像洩漏,所以有原油跑出來,或是說,因為暴風雨,然後河水暴漲,然後把路地上的一些石油、廢水,或是一些甚至清潔劑沖入到了海水,這些成分也都可能會造成所謂的海洋泡沫的一些成分,如果是這一方面所引起的,基本上來講,它所形成的泡沫都會比較久一點,而且不容易破滅。」
值得一提的是哪些地形比較容易形成海洋泡沫?邱教授: 「某一個地區,它的海水容易受到地形的影響,或是說那邊海風的吹拂的一些影響,會造成海水一些環形運動的地區來講,基本上來講,在這個過程裡面,它就容易把 如果剛好有前面講到的那些狀況,會把這些比較高濃度的有機物,會把它溶進來,那這些海水呢,再慢慢慢慢流,流到了岸邊之後呢,那因為海水會去衝擊海岸,所以這個海水衝擊海岸之後,就形成所謂的叫做破碎波,就會產生強大的撞擊力,那它就會跟空氣來攪動,所以在這兩個都適合的情況之下,這些地區,一般來講,就比較容易形成所謂的海洋泡沫。
邱教授更進一步舉出近幾年發生的實例:「那我們以目前一些現有的例子來看的話,像在2007年8月24號,南非的開普敦,還有澳洲的新南威士省的亞姆巴盛就有發生過;那2008年1月到2月的時候,澳洲的昆士蘭,很有名的陽光海岸也發生過;2011年12月,在英國的南開夏郡也發生過,甚至這個泡沫都淹到了路邊的道路上來;然後最近的,可能就是,今年的2月8號的時候,南非開普敦又發生的一次同樣的狀況。所以這些基本上來講的話,大概都符合剛才所講到的,那一些地形,或是在一些氣候的影響,所以這地方是比較容易形成海洋泡沫。」
海洋泡沫所形成的卡布奇諾海岸透過網路流傳圖片看到有小朋友和婦人玩得不亦樂乎,看起來好似在巨大的浴缸裡享受天然泡泡浴,這個奇特現象好像蠻令人嚮往感覺沒什麼危險性,但事實不然,因為這些海洋泡沫潛藏許多危機,國立臺灣海洋教育研究所許育彰博士說這些泡沫看起來很細緻、有黏稠性,如果時間一久可能影響到海面下生物棲息環境,許育彰博士:「如果沒有這些泡沫的時候,陽光穿透海水事實上大概可以達到200公尺左右,那你也曉得就是說很多動植物,它的生存可能跟光,或者是說跟空氣,或這甚至跟熱這些東西,都有很大的一個相關,這些泡沫它是不是會具阻絕空氣,或者說是光或者是熱的這些作用,那如果這些東西,它如果有一些阻絕作用的時候,事實上對海水表面以下的一些動植物也許就會有一些影響。」
宜大環工系邱應志教授也說,危險性還包括這些泡沫可能是由一些污染物質或有毒物質形成,還有因為大量泡沫掩蓋沿岸石塊、洞穴、碎片,甚至讓人看不到可能攻擊人類的海中生物像是海蛇出沒等在在都增加許多危險性,另外邱教授說2007年冬天美國加州就曾傳出不明原因有207隻海鳥死亡,550隻海鳥擱淺海岸邊,之後發現與海洋泡沫所引起藻華現象有關: 「那當時都找不出原因,只能在牠的羽毛上面,發現說還沾有一些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的黃綠色的物質,那當時基本上來講,附近海域也沒有所謂的漏油,或是一些汙染事件的發生,那僅有的紀錄就是有一些,沒有毒性的一些藻華的現象發生,那最後研究人員經過鍥而不捨的探討之後,最後終於找到了原因,原來,海鳥就是沾染了由剛才所提到的藻華之後,藻類分解所形成的這些海洋泡沫,然後這些羽毛沾染了這些泡沫之後,就會造成牠的羽毛下垂,然後喪失了隔絕性,所以海鳥在水裡面的時候呢,牠的皮膚直接就接觸到了冰冷的海水,因為喪失了隔絕性 所以,最後海鳥為什麼會死掉,基本上是因為受凍、失溫,嚴重的話就會死掉,然後比較輕微的就會擱淺。然後他們就進一步去調查十年前也有類似事件,那當時也是找不到原因,然後去比對記錄發現,當時也一樣有藻華的現象發生,所以這兩者一比對起來,就證實了這樣的一個說法有它的正確性在。」
針對卡布奇諾海岸現象,對氣候變遷相當有研究的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鄭明典主任說其實這現象在你、我周遭也常發生,例如水溝中或河邊一有雜質就會有泡沫,雜質就是有機物,不過像這麼大範圍的現象倒是少見,但是臺灣也曾在2005年澎湖寒害時發生過類似情形,鄭主任:「2005年有一次,我們講說澎湖寒害的時候,澎湖海邊到處都是死魚,那如果對那個大家都還有記憶的話,當初在清死魚的時候,其實整個岸邊有很多很多泡沫 那當時這個泡沫就是死於這種有機物質被分解以後,有些部份溶到水裡面去,就讓這個水的形成的泡沫存在會久一點。」
至於這現象是否與氣候變遷異常有關?鄭主任說:不排除: 「我們知道,最近全世界各地都有一些異常的天候現象,那我們在看海溫分佈,也發現有一些跟氣候有,不太一樣的地方,所以也可能是,這種跟我們講說這種氣候平均狀態不一樣的這種異常的洋流,造成海中的生物的死亡,然後汙染到了海水,然後產生這種現象也有可能,所以我們也不能排除這個跟氣候變遷沒有關係。」
事實上,自然界很多奇特現象,我們很難去量化是人為或自然,而人類也的確在改變環境,但影響如何往往是無法馬上有定論?為了避免當我們找到答案時為時已晚,所以我們仍要時刻關心環境的變化,甚至進一步找出背後的原因,因為了解而更懂得愛護環境,你說對吧!今天科學了沒?謝謝你的收聽,下次阿玫我繼續帶您看世界用不一樣的視野。再見!
藻華(8)
汙染物(7)
推薦文章
112/04/28
暖化加劇、巴黎氣候協定難兌現,各國如何靠「負碳排創新」趕上淨零?
黃怡婷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2/05/31
教 AI 協助判讀醫學影像,提供醫師治療重要參考!專訪 MeDA 醫學影像與數據人工智慧實驗室王偉仲教授
陳亭瑋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2/07/31
為什麼臺北總是特別熱?專訪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林子平教授,解析「熱島效應」的關鍵成因
盧奕昕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2/06/30
一代要比一代更好!專訪國立中正大學通訊工程系張盛富教授解析 5G 和 6G 技術的關鍵差異
陳亭瑋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影音&廣播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