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光柵的周期 d 要小到多小才能讓繞射光束產生明顯的偏轉呢?舉個例子來說,對於波長 λ 是0.0006毫米(mm)的紅光,光柵周期 d 是0.01毫米,繞射光束偏轉角θ大概是3.5度左右。若要光束偏轉幾十度,則光柵的周期就必須小到0.001毫米左右。這裡還要說明一點,由上述的式子當中,我們知道如果入射光波的波長變長,那麼繞射波的偏折角就變大。反之,如果波長變短,則繞射波的偏折角就變小。
全像基本原理
有了干涉和繞射這兩個基本觀念後,我們就可以了解全像術的基本原理了。全像術的意思是物波的完全記錄與完全重建,也就是我們加入一個同調的參考光波和所要記錄的物波混合以產生干涉圖案,把這干涉圖案記錄下來,形成周期不均勻的全像光柵(你可以想像成一大堆周期 d 不一樣的小光柵擺在一個平面上,每一個光柵條紋的方向也不相同)。記錄完成之後,再以原參考波照射所拍好的不規則全像光柵,利用每個區域繞射光的繞射角度不同,在繞射光的方向製造出與原來物波相同的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