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食農專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2消除飢餓

107/06/04 瀏覽次數 3580
 
你吃不完,他吃不飽,可以怎麼辦?
 
格林童話中有一對被繼母遺棄在森林中的兄妹,誤入巫婆在森林中塞滿食物的糖果屋,在這裡盡情享用美食差點落入巫婆的食物肥育計畫,不過最後兩兄妹成功智取巫婆回到家中。一則看似簡單的正邪對抗冒險童話,故事的背後其實是中世紀歐中的一場大飢荒。在那個時代,因為歉收和戰亂,父母決定遺棄孩子。但同時,各地領主卻握有平日徵收儲藏起來的穀物糧食。
 
從古到今,世界似乎從來沒有公平過。總會有一群人食物多到吃不完,又會有另一群人沒有東西可以吃。在全球化的時代,當食物不只是食物還可以是資本,這個效應就更加顯著:食物的供給就是會在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寫下《人口論》的馬爾薩斯認為,飢餓本身就是解決飢餓問題的手段,因為飢餓可以解決人口過剩的問題,減少需要食物的人口。但是這樣的理論不僅被視為不人道,實際上也無法輕易達成,可能產生更多難以預料的社會負擔。聯合國在2015年替未來的十五年訂下了十七個發展目標,希望在2030年可以看到全體人類更舒適、更有尊嚴的活在地球上,也希望這樣的世界可以持續存在。其中第二項目標便是消除飢餓,因為世上有許多革命和動亂都是緊接著飢荒而來。
 
消除飢餓,才能讓這個世界和平安定、更有夢想。但糧食危機成因之複雜讓許多人束手無策,乾脆認定這件事與他們無關。可是世界上也有另一群人告訴我們:面對飢餓問題,其實可以想得簡單點。讓我們先把視線拉回自己身邊,看看街頭那群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無家者。
 
根據社工界的統計,其實七成的街友是有工作的,只是無法負擔房租。這些無家者的生活也有許多層面是我們難以想像的,食物來源就是其中之一。乞討真的能養活他們嗎?他們平常都吃什麼?在那裡吃?台灣民間就有團體發起食物銀行和所謂石頭湯計畫。石頭湯的靈感來自一則古老的法國民間故事:剛打完仗的士兵們路過一個小村莊。村民深知這些路過家門的士兵都是飢餓的,便藏起家裡僅有的食物,告訴士兵自己也沒有東西可以吃。這群士兵竟然拿出了鍋子,丟進三顆石頭再裝水,告訴村民他們準備為大家烹煮石頭湯。好奇的村民不知不覺的開始拿出一點家裡的食材,一起為這道石頭湯加料,最後全村的人和士兵們吃了滿足的一餐。
 
台灣有幾個民間組織把這樣的分享概念運用到今天的台灣社會來實驗,募集了家戶、餐廳、商店中吃不完的、賣不出去的食材或熟食,重新處理之後發放給弱勢者。在這樣的行動之中也讓參與的大眾更了解周遭這群被漠視的人,增加城市的溫度。
 
身在食物分配的複雜系統中,消費端的我們甚至是小企業都難以直接從源頭解決癥結點。但是我們可以透過這樣的「再分配」,將第一次分配過程導致的過剩填補到空白的一端。現在有越來越多這樣的行動讓弱勢者更容易取得食物,例如待用餐點、剩食派對。也有「共食冰箱」這樣的概念,在西班牙的加爾達考市就有個可愛的案例。市民向市政府提議在人行道設立公共冰箱,讓有剩食的民眾或餐廳自行放入食物,有需要的人再自行取用。市府採納了這個提議,還為這樣的冰箱設定使用公約和配套措施。參與冰箱維護的志工表示:真的有許多食物被放進冰箱,假日或節慶後還會比平常更多,而這些食物幾乎都會在規定的時間之內被取走。在英國,則是由民間的穩定組織分別負責蒐集、處理、分配。FareShare是最大的蒐集機構,負責向大中小盤商收購賣相不佳或在運送、倉儲過程中輕微受損的食材,移交給各地的社福單位負責調理和末端的分送。到2017年底共有六千多家社福單位一起合作,讓兩千多萬份的餐點被送到需要的人手中。台灣也有台灣食育協會、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食物銀行聯合會等組織,倡議並實踐剩食的再利用與分享弱勢。
 
這些案例都是現代版的石頭湯,讓我們在面對飢餓問題時有一個充滿人情味的解決方式。雖然整體的生產、銷售系統中出現的問題依然存在,但是順應著同樣一套市場經濟的規則,稍微加入一點外力,還是有辦法減輕這個問題的影響。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黃兆徽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