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6/28
碳封存是臺灣淨零解方之一,如何兼顧環境及社會、經濟的需求?
寒波|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1965年9月,一個強烈颶風襲擊美國紐奧爾良,造成龐大損失,以當年幣值計算,超過14億美元。那個颶風芳名Betsy,美國路易西安那州長當年便要求氣象單位把她從颶風花名冊上除名;他誓言以後不會重蹈覆轍。他的意思是:Betsy造成慘重損失,是因為大家沒有事先做好準備——從防災到氣象預報都失職。
沒想到40年之後,也就是2005年8月底,超級強烈颶風卡崔納(Katrina)襲擊紐奧爾良,狂風暴雨造成的水位暴漲加上潰堤,8成市區被水淹沒,損失超過700億美元。最讓人痛心的是,這次也是因為人謀不臧。
一個布拉格團隊把時間拉長,想知道紐奧爾良的例子是否歷史常態。換言之,研究人員想測驗黑格爾的名言:歷史的教訓是,人不會從歷史學得教訓。
研究人員針對中歐的一條著名河流,摩爾道河(Moldau),蒐集沿岸的水災紀錄。(註:19世紀捷克國民樂派作曲家斯梅塔納,在《我的祖國》交響詩組曲中吟詠的那一條河。)
研究人員分析了摩爾道河流域1,300個小城與村莊的紀錄,有的來自歷史材料,有的來自考古發現(例如碳14年代),搜尋過去900年的「大水災」,結果找到了7次——百年難得一遇。第一個發生於1118年(北宋徽宗重和元年),最近的一次在1845年(清道光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