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席捲全球的自造者運動起源、背景與精神

105/05/05 瀏覽次數 3885
關於自造者運動( Maker movement )的起源,比較有紀錄的說法是 Make 雜誌的發行或是來自美國第一屆的 Maker faire (自造者嘉年華會)活動,而這場活動其實是來自 Make 雜誌的出版商歐萊禮所舉辦,舉辦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為了雜誌的推廣,所以自 2006 年開始舉辦持續到現在。從美國本土開始,而後散布到全世界的各大城市,發展到了 2014年的時候,在這一年內全世界所舉辦的 Maker faire 數量已經高達131 場。
 
在這裡可能會有人提問,那麼Make 雜誌與Maker faire 是什麼?為何與自造者運動有所關係?其實 Make 雜誌所刊載的內容包羅萬象,涵蓋各種動手做的教學與介紹,雖然內容大致上看來是多元,但是嚴格來說還是以電子相關製作為大多數。而Maker faire 是一年一度的嘉年華會,屬於喜歡動手做東西、與他人分享作品的DIY 族群的大型聚會,在這為期兩天內,每個參與者都會把自己製作的作品搬來現場與大家分享,這些作品千奇百怪的作品充滿了創意與趣味,帶來了歡笑、也刺激了更多可能性,不管是技術上或是想法上都是。也因為這本雜誌的發行讓活動逐漸盛行。透過媒體的報導,社會大眾開始對這些已經存在的動手製作愛好者或是熱愛DIY的人們,認同他們新的名字,也就是把喜歡動手做、實踐想法與解決問題並且分享的人們稱為自造者(Maker ) 。
 
就本質上來說, Maker 就是我們過往稱呼的愛好者或是 DIY 族群,但是與過去不同的地方在於,今日的自造者們擁有方便的網路與社群概念,並且偏好以開源(Open source)的分享方式。除了開源軟體在自造者運動之前就已經出現之外,在這每年逐漸盛行的發展過程中有更多的開源硬體(Open hardware)計畫出現,而這些計畫因為全世界自造者們的加入熱烈討論,有了自己的生命力,成爲有機質地的社群,例如Arduino、開源3D 印表機 Reprap 、多軸飛行器等等計畫;除了這些開源硬體之外,也有更多的交流動手做的社群平台也在這段時間出現,例如以交流3D檔案為的平台Tingiverse、各種動手做交流的平台Instructables、或是管理與交流程式的平台Github…等等。也因為透過網路與社群,大量與其他人交流合作,讓過往的 DIY (Do it yourself ) 逐漸變成了DIWO (Do it with other),並且再加上各種數位製造工具走入民間,自造者空間大量成立,共同分享工具與資源。
 
由上述可知,這些來自民間由下而上逐漸累積的因素,開啟了今日我們所知道的自造者運動熱潮,這運動到了現在已過了十年依舊熱絡,是因為自造者的精神學習、製造與分享,正在解決不同領域的問題。就教育來看,是在解決動手做學習的不足;就生產來看,未來需要更多懂得數位製造的人才;就現實面,這些知識與技術的成長實在太快,快到無法即時有效進入學校體制內變成一門課程,只有能自學、能與網路社群共學、進而共創的自造者們,才能掌握這時代快速變遷的脈動。然而相對歐美的發展,台灣的自造者運動才正要開始,期待這股浪潮會對台灣有良性影響與發展。(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啟動人人「自造」的新時代」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許喬斐
校閱:楊斯嵐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