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使用者經驗與創新(二):「創新」成為新一代商業價值 使用者研究探索人們所需
103/11/17
瀏覽次數
7090
吳姵諭
|
世新大學廣電所
過去的產業思維常常從「成本」出發,包括要花多少錢推出產品、產品是否賣得出去、銷量差的話便降低售價幫助銷售等,但這種想法可能已經落伍。
北京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教授饒培倫則指出,使用者研究(User research,UR)在產品開發之重要性,不僅僅是考慮產品的功能或生產技術層面,而是真正關注到使用者的需求,設計出對使用者有實質幫助的產品;而使用者研究之目的,在於讓研究者跨越自己的生活經驗,探索人們所需,進一步實現新一代的商業價值,也就是「創新」的重要性。
使用者研究的方法分為質化與量化兩種,其中觀察、訪談或焦點團體屬於質化,而量化則依賴可信度高的數字。饒培倫說,要選擇用何種方法,需考量到企業本身的資源條件為何,比如能投入的時間或財力多寡,此兩種方法也可搭配使用,甚至質化的大量觀察資料還能成為量化驗證使用者績效表現的基礎。
而使用者研究所需注意的原則,饒培倫認為,是「最少投入得到最大成果」:需了解各種研究方法,才能靈活運用資源;不僅要具備良好的問題解決能力,整個研究過程也需持續進行,並做好長遠規劃。
他說,使用者研究與常見之市場調查不同。市場調查是針對大量樣本做廣泛的整體性調查;但使用者研究相對較為微觀,只取用少量樣本做深入探討,且有不同的研究法供組合使用。
饒培倫表示,他曾與易利信公司(Ericsson)合作進行使用者之跨文化研究,區域橫跨歐美及亞洲,針對智慧聯網或4G等電信服務,調查使用者如何與這些功能互動,以及市場接受度為何;在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後,從文化的差異性來設計服務;跨文化研究還可進一步延伸,探討不同文化對於人們的認知心理,甚至腦科學方面的影響。
除了跨文化研究以外,饒培倫近期的研究成果,包括人機互動、體感互動與語音互動等,運用人類的身體或表情就能對機器下指令,著重於設計新的互動方式,也改變了人們所處的生活環境。(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實作計畫─以農學、環保、應用科學、數位學習和藝術領域為例」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
蔡美瑛 |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
採訪對象:
饒培倫 | 北京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教授
使用者使用者研究(2)
使用者(4)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11/25
用綠豆殼突破貓的絕症——貓傳染性腹膜炎的新可能
李元傑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30
探索地球最古老的固碳機制
皮宏偉
|
國立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
儲存書籤
114/01/06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什麼?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11/29
重建部落認同,從原住民視角探索地理與環境教育的未來
歐柏昇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