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穿戴裝置專題報導(導言):穿戴式科技專題導論-回歸使用者,人類對於智慧穿戴的追尋和需求是?

105/01/22 瀏覽次數 2855
穿戴式設備形形色色,其中以運動管理和照護監測最受關注。隨著 Apple Watch 進入人們的生活,大家開始對穿戴式設備充滿更多的期望,也可能伴隨著因期望而來的失望,究竟從使用者的角度來說,哪些穿戴式產品才是符合需求和情境,而不會僅僅淪於一股風潮呢?
 
除了智慧手錶之外,其實智慧穿戴應有更多的想像空間,然而目前許多初露頭角的新生代穿戴式設備,即便盡最大努力提供最完整的功能,在使用情境上所做的研究恐怕仍不夠深。本次穿戴式科技專題,專訪到資策會創新技術觀測組組長徐毓良、台灣新創團隊 Airyzone 創辦人許世杰、國家晶片研究中心的莊英宗博士、以及台灣蓋德科技董事長許賓鄉,從不同的專業角度分享,但都不約而同地再三強調「使用情境」的重要性。

人類對於智慧穿戴的想望由來已久,從踏入網路時代前便已開始。資策會創新技術觀測組組長徐毓良從智慧手錶、智慧頭盔、智慧眼鏡等產品細談,當一個穿戴設備被運用在運動場上、工廠的揀貨現場、玩線上遊戲、乃至於日常生活中接收網路訊息,會有哪些不同的設計思維?
 
台灣新創團隊 Airyzone 創辦人許世杰從寵物協尋的穿戴產品和使用情境為例,說明一項好的穿戴式產品,必然要先提出一個價值主張,才能進而探究技術極限的加法和減法,做出對使用者真正有用而非束之高閣的產品。
 
談到智慧穿戴,人類就將野心的觸角伸向了物聯網。國家晶片研究中心的莊英宗博士強調,讓物件具有感測和整合的自主能力,就和讓電腦擁有更強大的運算能力同樣重要。而感測晶片的研發則可從生醫應用略窺一二,和控制器晶片的設計思維竟然如此截然不同。
 
當我們從兒孫輩的角度出發,希望運用科技為長輩帶來更舒適、更安全、更健康的老後生活時,我們充分聆聽了老年使用者的聲音了嗎?專精於老人照護功能智慧手錶的蓋德科技董事長許賓鄉表示,除了將硬體設備結合軟體服務商,更重要的是了解長輩的情感需求。
 
穿戴式產品不應僅僅是一種科技潮流,更應在不同的使用者身上發揮價值、解決需求,未來才能夠更切合實際地為人類提供「貼心」的服務。(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智慧生活與前沿科技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鄭國威
審校:陳妤寧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