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追風計畫投落送

101/11/14 瀏覽次數 17046

長的像棒球筒一樣的精密儀器,上頭還連接個拖曳傘,颱風預報準不準就是靠它。高只有25 公分,寬30 多公分的小型拖曳傘,載著重量只有450 公克的筒狀儀器,這玩意兒叫做「投落送」。

投落送是用來獲取颱風資料的氣象觀測裝置,氣象專家把它從飛行高度13 公里的噴射機上,在颱風周圍特定的位置投擲下去。當以每秒約十公尺的速度落下時,內部的儀器可以量測到颱風所在位置的溫度、濕度、以及氣壓等大氣資料。

這個計畫最大的關鍵點,就是你要去改裝飛機。因為一般的客機就是它下面是沒有拋投孔,它的座艙下面就是給它挖一個洞,我們叫做「拋投孔」。當我們到達一個颱風附近,我們規­劃的點,拋投點上,就會從座艙下面拋射出去。

趕在15 分鐘落海前,投落送內部裝設的GPS 天線,以及接收器,隨時接收GPS 衛星訊號,進而精確定位,以及換算估計出風速及風向。如此一來,便能量測出颱風周遭高解析的風場資訊,大幅提昇颱風路徑的預報,以及暴風半徑的研判。

以2006 年寶發颱風為例,科學家先根據寶發的移動路徑和暴風半徑範圍,設計出飛行路徑。在颱風中心的四周,找出20 個投落送的釋放位置,到颱風上方以逆時鐘方向一個個投遞投落送,接收到的訊息傳回飛機,在降落前確定回傳到了氣象局。寶發颱風的動態消息,就這樣發布出來了。

在美國的國家大氣研究中心,他們已經在研發新一代的投落送,是體積比這個還要再小,然後也更輕,成本更小。等到那些儀器再出來的時候,我們將來可能就可以用。以更簡單的成­本,更少的成本,來做更大量的一個觀測。那當然不只是對颱風,甚至還可以應用到來了解,其他的劇烈的,或是特殊的天氣現象。

目前在臺灣已有成功執行,20 個颱風預測的投落送。儀器本身的準確度其實已經很高,假使能再集合世界各地蒐集到的大氣資料,建置出更精確的電腦系統,勢必能在颱風行徑動向的預測上,將誤差降至最小。

2007年東森電視台《科學大解碼》第一期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