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環保的綠建築(下)

96/08/29 瀏覽次數 15058

水是自然萬物賴以為生的元素,水資源的保育不管在任何國家都是重要課題。其中的理由,除了供應民生所需之外,更重要的,它是這個世紀乾淨能源之母。

將來的污染性的能源,也就是今天的煤,石油,鈾燃料,大概都不會再用了,這是常識,將來用的就是乾淨能源。

所謂的乾淨能源,包括太陽能、風力能,還有最重要的,水資源。因為水可以分解出氫和氧,也就是氫氧燃料電池的動力來源。在全球一片節能減廢的聲浪下,水能源勢必是未來最珍貴的寶藏。而一棟講求自然環保的綠建築,理所當然的,把保水視為首要規劃條件。傳統的建築工程,強調的是把水往外排,愈快愈好。但真正把水資源留下來的綠建築,則必須讓雨水有充份滲透的途徑,確保地下水位不受建築興建的影響。

第一要件就是要證明,在基地建設完成之後,當地的地下水位不會下降。因此在基地旁邊,我們看不到排水溝,即使有水溝,也都是滲透的草溝。

用可滲透的草溝及自然建材,取代水泥溝,讓落在建築基地上的雨水,一方面向地底滲透,一方面順著地勢進入植物帶過濾,然後用傳統的水塘儲存起來。如果覺得在自家門前挖個水塘太浪費空間,也可以利用現代保水法,在地底下埋入輻射分布的地下雨水回收帶,將滲透不及的雨水引導至位於低地中心的集水井,這樣既能做好保存雨水的工作,又能將土地作其它用途使用。

因此後院我們可以看到,大片的草皮,車道、停車位、游泳池,那上面的土壞我們依舊可以使用。

運用綠建築工法,把原本要排到大海,流失掉的雨水,全部儲存在地下水庫中,需要時就可以抽出來使用。如此一來,因排水不及所帶來的淹水問題、因水庫沒水所造成的用水困境,都可一併解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何運用得宜,考驗我們大家的智慧。

2007年東森電視台《科學大解碼》第一期

OPEN
回頂部